贞妃董鄂氏:董鄂妃的同族姐妹,以身为顺治殉葬

历史知识 2022-07-05 20:39历史文化www.ettschool.cn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学习方法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贞妃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一提及,都会想到董鄂妃,只因他们爱的方式太出名一个贵为天子,坐拥后宫三千佳丽,却只钟爱一人,另一个宠冠后宫,惹人非议,竟然。,顺治后宫里还有谁,已经没人关注了。

  其实,除了董鄂妃之外,顺治的其他也很值得研究,几乎个个自带话题性。例如,有一位世祖废后青,只因为卷进了的政治阴影而被厌恶;还有一位博尔济吉特氏,是侄孙女,却也因为是强加给福临的而不受待见;再有生母,早年得宠,董鄂妃一入宫,瞬间失宠等等……除了这些,还有一人,她的身份非常特殊另一个,皇帝特意赐其封号贞。

  到这里,就非常有趣了,这位董鄂氏身上有两点巧合你既可以叫她董鄂妃,也可以叫她贞妃,前者与真正的宠妃同字,后者与宠妃同音。这位,却一点也不受宠。

  由氏的特殊性,想必各位已经猜到,她和孝献皇后(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董鄂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查阅《》后得出结论,她们二人正是同族姐妹。

  到此为止,思路就很清晰娶了董鄂氏家姐妹二人,姐姐得宠,妹妹。虽然巧合,但这在也实在常见,别说姐妹二人了,姑侄二人,祖孙二人嫁给一个皇帝都有很多。只是因姐姐太有名了,我们必须要讲讲妹妹的命运。

  为了做出区分,下文将妹妹称作小董鄂氏。

  ,史书并没有记载,小董鄂氏是何时入宫的,根据估算,应该是通过顺治五年往后年份的选秀方式。对于她在后宫中的定位有二1.一生无子无女。2.未必有多受宠。,就是这样一个的存在,却做了一件令后人不解的事那就是在顺治死后,选择殉葬。

  顺治皇帝的后妃,少说也有八人,“从殉”的,却只有她一个,其他皆得以保全性命,安度晚年。,为皇帝殉葬最常见于后金时期,昔日亡故,大妃追随而去,没有任何人反对,就足以证明,这是稀松平常。随着清军入关,受到中原文化影响,王公贵族以妇女殉葬已经不再被推崇,除了有特殊情况,几乎不见,这也就更显得小董鄂氏结局的可疑。

  所以后世对此多有猜测,下来,有两种说法

  1.孝庄认为,福临的一切悲剧皆是从董鄂妃开始。爱妃的死给皇帝带来深重打击,以至于做出许多逾越礼制的事,追封皇后,大办葬礼等等,就这样还不够,顺治因为伤心过度生病去世。所以,这时候用董鄂妃族妹的生命弥补一切。

  2.福临的死,官方文件虽说写的是因病去世,谁都知道,与董鄂妃有着分不开的关系。皇帝在壮年撒手人寰,独独留下幼年的康熙掌管天下,实际上是对百姓不负责任的表现,让小董鄂氏殉葬,也是在平息百姓怨言。

  以上也只是猜测,不能见于正史中。虽然说得合情合理,却也有不少漏洞。例如,若说为了弥补过错,又怎么解释董鄂妃的弟弟等后人均身居高位呢?是将错就错?还是就事论事?都不太有说服力。所以,殉葬的真相恐怕只有当事人知道吧。

  顺治去世的时候才二十几岁,小董鄂氏殉葬的年纪也就不到二十,想必一切都不是自己可以决定,也就更觉得她可怜可悲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初见证顺治皇帝与董鄂妃惊天地泣鬼神爱恋的那批人要么已经去世,要么已经年老。新皇帝,也就是康熙,终于站出来为那位殉葬的可怜人说话了,方式是下了两道旨意

  1.追封董鄂氏为贞妃,寓意她是坚贞不屈的,为了丈夫死的安宁,主动献出生命。

  2.从此以后,清朝禁止一切殉葬活动。

  既给了贞妃美名,又告诫后人,她虽好,却不要再效仿了!

  也就是说,贞妃,是清代历史上,也是中国古代封建历史中,一个殉葬的嫔妃。她以她的生命震撼了还是孩童的玄烨,玄烨成年后深思熟虑,推行着清代宫廷丧葬文化向文明又迈进了一步。

  我们不好评价小董鄂氏殉葬是对了,还是错了,单看对历史的形象,给一句“死得其所”不过分。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