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为何会让李治成为太子而不是李泰?原因是什么

历史知识 2022-07-05 20:39历史文化www.ettschool.cn

  今天学习方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李世民为何会让成为太子而不是?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世人皆知,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英明神武的,他不仅胸怀大志,还十分爱才。也正因如此,李世民开创了“”的局面,打造了繁华昌盛的祥和景象。

  虽然李世民是一位饱受世人称赞的一代明君,他的儿子们却不像他一样,这就导致李世民在选择储君的时候有些失误。下面,让我们来仔细了解一下这其中的。

  据历载,李世民一生养育了十四个儿子。而在这众多子嗣中,他先是立长子为太子,李承乾后来因为谋反被李世民废掉了。那么李承乾为什么要谋反呢?他作为李世民的嫡长子,待顺利继承大统不就好了吗,为什么还要突然来这一遭呢?

  ,这和李承乾的身体状况有关系

  据历史记载,李承乾患有足疾,所以在行动上和普通人会有些差距。而一般身体有疾病的人的性格都会比较敏感,所以这就导致李承乾虽然表面光鲜亮丽,内心还是比较极端的。也就是说,如果他一旦发现属于自己的东西被人抢走或是有被抢走的趋势,那么就会一触即发,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这和李世民的另一个儿子有关。

  世人皆知,李世民在他的众多子嗣中最为宠爱他的嫡次子——李泰。李泰是一个既英明睿智又宽厚善良的人,也就是说李泰是李世民众多儿子中最像他的一个。也正因如此,李世民十分宠爱李泰,甚至到了令人嫉妒的地步。在当时,已是太子的李承乾看见李世民如此宠爱一个皇子,内心势必会产生不安。

  ,从上述两点来看,太子李承乾造反也不算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李世民在废掉李承乾以后,按照刚才所说的来看,能够成为第二个太子的人非李泰莫属,李世民为什么后来立了他并不喜欢的一位皇子——李治为太子呢?

  李治被立为太子的原因

  实际上,李世民想过立李泰为太子,被等人给反驳了。那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在经历李承乾谋反被废后,李世民伤心不已。

  从李世民的个人经历来看,他曾因发动玄武门之变而不得不弑兄弑弟,还逼死了自己的父亲,这段经历是他一生的梦魇。所以他不希望自己的儿子重蹈自己的覆辙,他因为李承乾谋反一事难过了好久。

  而李泰因为十分心疼李世民,所以几乎天天跑来陪伴他。也就是这样,李世民动了立李泰为太子的心思,于是他便召来长孙无忌等重臣,打算先跟他们商议此事。,在长孙无忌听完李世民的这个打算后,他表示极力反对。

  按道理讲,李泰和李治都是他的亲外甥,谁成为太子对他都是有利的,他为什么能接受李治为太子,却接受不了李泰为太子呢?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李世民对李泰的过分宠爱。

  刚才也说过,李泰的性格最像李世民,再加上他的济世之才,所以朝堂上一定不会缺少支持他的人。换言之,李泰在朝中的势力本就不小,如果再成为太子,难免会造成一人独大的局面,这不仅不利于皇权的集中,还会间接威胁到长孙无忌等重臣的地位。

  而反过来看,李治只是一位平平无奇的皇子。那么在长孙无忌眼中,为什么李治才是最合适的人选呢?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李治性格懦弱又胸无大志,所以在争夺皇位的过程中并不占优势。

  如果李治成为了太子,他既不会有谋反之心,也不会过度拉帮结派,从而威胁到长孙无忌等重臣的地位。相反,成为太子且日后有机会成为皇帝的李治还会对他感恩戴德。

  就这样,英明睿智的李世民在看清整个局势以后,立下了懦弱的李治为太子。哪怕李世民打心眼里不喜欢这个儿子,纵观整个朝堂的发展变化,没有比李治更合适的人选了。不过李治确实是一个不争气的皇帝,李世民为他铺了那么好的路,他却差点把江山拱手让人。,称李治懦弱也不为过。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