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儿子那么多 最后为何争夺皇位的人为何只有三人
大家好,这里是学习方法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李渊儿子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李渊的儿子那么多,皇位争夺战中为什么是三兄弟斗争最凶?其他儿子在做什么?他们就没有一点想法吗?
因为这三兄弟有资格竞争太子之位,以及未来的大唐皇位,而且手握重权。
李渊的皇后是,她是文帝的外孙女。她和李渊一共生下四个儿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
李玄霸在大业十年前就去世了,也就是在当时期就去世了。这个李玄霸大概就是后来小说中出现的李元霸。
这样四个儿子就剩下三个,老大是李建成,老二是李世民,老四李元吉。
这四个人叫做嫡子,李建成是嫡长子,自然就成了太子。
这里李渊犯了一个错误,他并没有像一样,一旦确定为太子,就马上出手打压的势力。这也不能怪李渊。
李渊是因为要和天下群雄争夺天下,正在用人之时,让这三个儿子统帅一方带兵争夺天下。因为儿子永远是最值得信任的。此三人就此形成三个军事集团,手中都握有重兵也有自己的,包括忠于自己的将军和势力。
李渊一路走得太顺了,617年起兵反隋,一年之后就称帝建立,然后封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公元624年就平定天下。
齐王和秦王不是一般的王,因为齐、秦在是超级大国,凡以齐、秦为封号都是重量级的王。春秋战国还有一个重量级的大国就是,所以封为晋王的也都是重量级的王。
李世民和李建成及李元吉他们四方征讨,如李世民平定、等人,李建成平定了刘黑闼等。
天下一统,外部的敌人一消灭,内部自然就会出现问题。
624年天下一统,626年就发生了,这中间根本没有留给李渊处理这三个孩子的时间。
李元吉心里很清楚就算干掉李建成,皇位也轮不到自己,上面还有一个李世民,从他自己的利益出发很自然就想到帮助赢面最大的李建成对付李世民。
这样两兄弟就结成联盟共同对付李世民。
李世民一开始也没有想到夺取太子之位,他本来的设想是派心腹掌控洛阳,联络当地的豪杰,然后守着洛阳当他的秦王作为后路,这件事情李渊也是睁之眼闭之眼。因为李渊曾经说过依与的故事,让他在洛阳当一个王,管理陕东一带。
秦王世民既与太子建成、齐王元吉有隙,以洛阳形胜之地,恐一朝有变,欲出保之,乃以行台温大雅镇洛阳,遣秦府车骑将军荥阳将左右王保等千馀人之洛阳,阴结纳山东豪杰以俟变,多出金帛,恣其所用。——《唐纪七》
李元吉和李建成自然不干,他们将李世民的事情告诉李渊。本来不说李渊也没什么,既然提了自然就要作出反应,所以李世民经营洛阳的计划失败。
接着李元吉和李建成等人开始打压李世民一党,要么收买,要么外放,进行分化。组织一大批人日夜对李渊说李世民之坏话,很多宫中的妃帮着李建成。
接着李建成请李世民喝酒,在酒中下毒,下毒我还是持怀疑态度的,虽然出现在正史之中,但我觉得这里动过手脚的可能性很大。因为下毒弄死李世民对李建成没有好处,反落把柄。
这个时候对说我们还是动手吧,长孙无忌刚好有此想法,两人一合计就跑去跟李世民说,然后这三个人再加上就构成“四人阴谋小组”。
文臣谋士有了,接下来就缺武将了,尉迟敬德和程咬金跑去跟李世民说李建成这帮人收买我们,不如跟李建成等人干吧。后来陆续加入了、等人。
李世民兵变的架构就成形了,在合适的时机发动玄武门之变,再逼李渊立他为太子,后来李渊禅位给李世民,即皇帝位称唐太宗。
李世民起了一个不好的先例,所以他和所生的三个儿子,、两人斗得死去活来,反而是便宜最小的。李治就是,的老公。
想争皇位也要看背后的势力的,比如一度时期所生的被李世民考虑立为太子,此时受到李治的舅舅长孙无忌的强烈反对,最终李恪失去资格。
所以为什么只有这三兄弟斗得最凶,别人只有看的份,除了嫡子这个身份外,还有支持的力量的大小才是最关键和最有决定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