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死活 最后为什么是皇太极登上汗位
今天学习方法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汗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努尔哈赤死后,继承了后金汗位。
从皇太极执政后的方方面面的来说,他的确是位合格的大汗,
我们再回过头看这个问题,
尤其是死后议罪,一大罪名就是擅自诳称太宗文之即位、原系夺立。
这由不得不让人质疑,史载皇太极是被八和硕贝勒共同推举为汗的,并且没发生争议,
何来夺立一说?
据《》记载,曾说“当立我,我名在太祖遗诏。”
由此看来,努尔哈赤生前或有遗诏,可是至今没有见到。
那么,为什么登上汗位的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极?
且没有争议,
且在努尔哈赤生前或有遗诏的情况下?
这与努尔哈赤后期制定的“八和硕贝勒共议国政”的制度有关。
01有意培养幼子
前面提起,在经过册立长子失败后,努尔哈赤又欲立次子,
没多久代善就因为与大妃传出“绯闻”而遭到努尔哈赤的冷落,
两次立储失败的努尔哈赤,也从中感受到了子嗣们汗位争夺带来的后患,
从阿巴亥复宠不难看出,努尔哈赤对眼前发生的一切心知肚明,对于汗位继承人的问题,也让他陷入了烦恼之中。
代善年龄最长,但从应对“绯闻”的能力来看,这个儿子性格太过于温和,和皇太极又过于狠辣,
对努尔哈赤来说,多尔衮和多铎或许是最佳选择,他们年龄虽小但正好可以悉心培养,
有了这种想法,努尔哈赤将自己手中的两黄旗从名义上分给了、多尔衮、多铎三兄弟,
在他临终那一刻,究竟是想将汗位交给代善、多尔衮,还是多铎我们不知,
但他生前对幼子的偏爱,实际上是有意培养出一个卓越的继承人。
要么年长、要么年幼,应该是无意于居中的儿子们的。
在幼子还未成长的漫长时间里,该怎么制止儿子们因为汗位明里暗里的争斗呢?
这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毕竟不利于政权的稳定。
于是努尔哈赤想出了个办法。
02 八和硕贝勒共议国政
天命五年,努尔哈赤先将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德格类、岳讬、济尔哈朗、阿济格、多尔衮、多铎立为八和硕贝勒,共商议国政,将汗置于八和硕贝勒监督之下。
先不说前面的几个子侄,这一年多尔衮才8岁,多铎年仅6岁,
两个幼童又如何懂得国事?这正说明努尔哈赤的想法,有立幼子的打算。
看起来此时八和硕贝勒权力很大,但实际上他们都是努尔哈赤的子侄,
权力再大能顶撞父亲吗?
次年,努尔哈赤又下令四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协助佐理国政,四人 按月分值,所有政务都分给这掌理。
这四大贝勒,可谓是最有可能继承汗位的四个待选人,其中阿敏是努尔哈赤的侄子,竞争力薄弱,但其他三人却是在功勋、出身各方面都是难分伯仲的,
努尔哈赤此举也是为了缓和他们兄弟几人为了汗位闹出的矛盾,
谁也不用争了,四人一起轮流“掌权”。
又过了一年,努尔哈赤正式确定了汗位继承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