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怕迎回二圣是真的吗 赵构为什么要杀岳飞

历史知识 2022-07-05 16:20历史文化www.ettschool.cn

  对和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学习方法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赵构为什么要自毁长城杀岳飞,这是个老话题了。有人说是受了的蒙蔽,有人说是讨厌岳飞干涉立储,有人说是担心“徽钦既返,此身何属”。别的不说,咱们只讨论一下“迎回二圣”对赵构有多大威胁,居然非得杀大将来压惊。

  先说岳飞,对赵构有没有用?肯定是有的。虽然已经立国,战争已经向着有利于南宋的方向发展,金人的威胁依旧存在。国家危难之时,军人当挺身报国,尤其是像岳飞这样战斗力强悍的大将,更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这一点,赵构也很清楚,否则他不会那样善待岳飞,又是少保,又是公爵。

  再说说,以“迎回二圣”为口号,赵构是否反感?

  肯定是反感的。父亲和哥哥回来了,我怎么办?还能当吗?恐怕谁也会有这样的顾虑。

  如果徽钦二宗返回,是不是赵构就真得退位让贤?

  不是的。没那么容易。春秋时被杀,抢先回国继位。另一位公子纠当时正在,鲁国本来打算护送公子纠回国继位的,听说小白已经继位,就干脆杀掉公子纠,以结好与公子小白。

  战国时灵王废长立幼,传位给小儿子赵何,自己带兵外出征战。结果长子赵章造反,把赵武灵王困于沙丘(后来也死在这个地方),断粮断水三月之久,把赵武灵王活活饿死。

  时玄宗为避,逃到成都。这边太子自己称帝,遥尊父亲为太上皇。几年后战乱平息,李隆基返回,并没有夺回帝位,只退居不问政事,连妹妹、被李亨借故清洗,他虽然郁郁寡欢,却没有复辟。

  多了,这样的历史典故多了。权力掌握在谁的手里,谁就是国君、就是天子、就是皇帝。父亲也好,哥哥也好,根本不管用的。

  也就是说,如果真的“二圣还朝”,肯定会给赵构带来一定的麻烦,不可能从根本上动摇他的地位。就像一个单位,退休领导如果天天回来坐着,,一定很招新领导烦。可是新领导会辞职吗?可能性不大吧?

  这说是“二圣还朝”以后的局面,前提是徽钦二宗真的回到了南宋——他们回得来吗?

  之变后,徽钦二宗以及皇室、皇族、贵戚、近臣、各种工匠等14000多人被带往北方。由于条件的艰苦、待遇的恶劣,一路上减员严重,三分之一的人都没有到达目的地。而到了五国城,又活了8年,则度过29年的俘虏生涯后才死。你以为这俩货生命力特别顽强,别人活不下来,他们却能安然无恙吗?

  不是。肯定是金人因为他们的身份,给了相比之下,略微好一点的物质待遇,才让他们活下来的。

  那么,金人为什么要“厚待”这俩货?是他们的个人魅力倾倒了金国上下?还是“政治犯”的身份,使他们“奇货可居”?

  金人看重这俩货,不止表现在生活待遇的“优厚”上,更会加强监视,绝对杜绝他们逃走、南归的可能性。

  那么问题来了,岳飞带领的军队北伐,有什么把握,能在万马军中轻易救回“二圣”,把他们完好无损地送回南宋?

  岳飞没有这样的把握。任何一个将领都没有这样的把握。除非是武林高手,或者修仙的术士,具备了超自然的能力,才有可能成功。

  岳飞对“迎回二圣”其实是毫无把握的,他自己了解吗?肯定了解。岳飞是在实战中从基层逐渐升迁起来的大将,不是毫无经验的空想家,他不可能不了解“营救人质”在大规模战争中有多难。

  岳飞了解并无把握,为什么还要提出这样的口号?因为皇帝被俘,是全国人民的耻辱。用这个口号能够直接激发民众的爱国激情,鼓励战士的战斗激情,从而达到“哀民必胜”的效果。

  换句话说,岳飞不过是以“迎回二圣”为口号,而不是以此为目标。

  那么,真正要“迎回二圣”,需要怎样的操作呢?

  唯一可能的办法,就是谈判以“释放人质”为条件,签订“和平协议”,才有可能“迎回二圣”。

  岳飞能不能签订这样的协议呢?别逗了,这是国家大事,你一个前敌总司令能做得了主吗?只有赵构能够决定。

  绕来绕去,能否“迎回二圣”的最终决定权,还是在赵构手里。他要忌惮岳飞干什么!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