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的一生经历了哪些阶段?后世对刘禅有哪些看法?
,即蜀汉怀帝,小名阿斗,时期蜀汉第二位也是,蜀汉昭烈帝之子。他在位41年,是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人,后来投降曹魏,成为安乐公,知道逝世,在亡国之君中结局算是不错的。 下面学习方法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幼年坎坷
建安十三年,刘禅出生不久,此时的刘备兵败逃往江陵,派曹纯领五千精骑追击,在长阪附近追上刘备。情急之中刘备丢下妻儿,带着、、等数十骑逃跑。后来还是赵云回头把刘禅母子带回刘备身边。
建安十七年,刘禅5岁,刘备准备西征益州,知道后派人把他妹妹、刘备的妻子接回东吴,孙夫人把刘禅一起带上了船准备一起回去。幸好赵云和张飞带兵截下船队,刘禅才没被带走。
诸葛辅政
刘备登基后,立刘禅为太子,东征东吴失败,诸葛亮。刘备过世后刘禅随机登基即位,军政大事皆决于亮。诸葛亮辅政11年后,操劳过度在渭滨病逝。
独掌政权
诸葛亮逝世后,和争权不和相互攻打,杨仪斩杀魏延。可能是从这件事中看出独掌相权对自己不利,刘禅废除了丞相制,设立了尚书令、大将军、大司马三职,把军政大权分离。这一举动把多年连结决于丞相的政治体制彻底改变,不仅避免诸葛亮死后体制改变朝臣的内部争斗,在保证政权稳固掌握了军政大权。
在掌权几十年间,刘禅停止了北伐曹魏,稳定蜀汉政权。后来国内夷人发生叛乱,刘禅派人平叛,并对当地进行开发,安抚民心发展经济。
曹魏发动政变后,投奔蜀汉,刘禅派人去接,不仅没有对夏侯霸落井下石,还安慰他,并指着自己儿子说“这是夏侯家的外甥”,由此安夏侯霸的心。
到了后期,、陈祗死后刘禅宠信宦官,黄皓总揽朝政、操弄威权。在朝的、董厥都将就庇护黄皓,而大将军常年在外领兵。姜维见黄皓权利太大,让刘禅将其处死,刘禅没有同意还说这不过是个小人,不用太在意。
姜维担心黄皓对其不利都不敢回成都,以至于后来钟会在关中治兵,让刘禅调兵做好准备,因黄皓和刘禅说敌人不会来,刘禅就没把这件是放在心上,使得朝中无人得知此事。
亡国降魏
姜维的上书蜀汉无人得知,发起灭蜀之战,派钟会、、等大举伐蜀。姜维把钟会十多万大军挡在剑阁,但邓艾却直取成都。刘禅派诸葛瞻拒敌,但没能挡住魏军攻势,之后刘禅听从谯周的建议,投降魏军。
姜维知道刘禅投降后,没有放弃,想联合钟会复兴蜀汉,但事情被泄露,姜维等被杀,蜀汉也就此灭亡。之后刘禅移居都城洛阳,封为安乐县公,64岁在洛阳去世。
投降曹魏后一次司马昭设宴款待刘禅,演奏蜀中乐曲助兴,被问是否思念蜀国,刘禅回答“此间乐,不思蜀也。”后人也多以此事说刘禅”扶不起的阿斗”也用这句话形容是昏庸无能的人,没有前途的人。
现在对刘禅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刘禅弱智昏庸无能,一说刘禅其实很聪明,不说雄才大略但也是常人水平。其实刘禅能独掌蜀汉政权几十年,历史上也没有说有谁擅权专政,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刘禅智商、才智都在水平之上的。
你对刘禅的看法又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