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有三”是指哪三不孝?

历史知识 2022-07-04 19:44历史文化www.ettschool.cn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另两个“不孝”是什么?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封建礼教的说法,今天已不适用。但在人们的口头上和古装电视剧中还会常常听到这样的话。特别是在古装电视剧中有“纳妾”的情节时,剧中人还会以这句话作为“纳妾”的根据。此语出自《·离娄》“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下面说“不孝有三”指的是什么。据《十三经注疏·孟子注疏》,“三不孝”是“阿意曲从,陷亲不义”、“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不娶无子,绝先祖祀”。白话解释就是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

  由此可见“第三个不孝”原意指的是“不结婚的人”。

  说孟子的讲话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针对着舜说的。舜娶亲前没有请示父母,是因为“父顽母嚣(父亲愚钝,母亲浮躁)”。如告诉父母会“不得娶,而以无后为惧,是以不告”。孟子认为舜这样做很对。所以说“君子以为犹告也(君子认为这等于向父母请示过一样)”。关于舜“不告而娶”指的是舜没有请示父母就娶了尧之二女娥皇与女英。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