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将李继隆:两宋配享太庙的将领之一
北宋名将李继隆两宋配享太庙的将领之一
都说贬低武人,这话没错,相对于对待文人的态度,宋对武人确实差,但宋之前的武人很多都有门阀贵胄出身把持、尤其是高级将领,很多高级将领却是出身平民——、、。。。可见宋朝让平民有更多机会进入高级将领。就说是宋朝贬低武人、抬高文人,也没有像历史专家和影视作品说的那么夸张。列入昭勋阁二十四功臣,其中北宋武将只有四人(只有一人韩世忠,可见韩世忠的功绩应该远大于岳飞,职业武将总计5人),李继隆位列其中,另三个北宋将领是,潘美(就是那个演义被极度丑化和抹黑的潘仁美),曹玮。
这其中,李继隆的功绩如下
1,幽州战役
北汉灭亡后,李继隆作为先锋参加了幽州战役,起初连连获胜,高粱河之战因为失误而失败,宋军各路人马都慌忙败退,只有李继隆所属部队且战且退,安全撤离,战后李继隆因为战功被命为镇州都监。辽军随后转入反攻,契丹人派出耶律休哥和韩匡嗣带领大军直抵满城。宋军按照赵光义的部署分为八阵对峙,实际情况下这明显不合理,宋军大将崔翰犹恐怕违反了赵光义的命令不好交差(可见赵光义这个军事白痴,自己不会军事反而装作自己会、碍着前线将领的发挥,这方面跟后来那个委员长倒有点类似)。当时身为监军的李继隆当场表示“事有应变,安可预定,设获违诏之罪,请独当也”。宋军于是大胆的做了正确变阵。一场大战过后辽军惨败,被斩首万级俘三万,杀敌约八万人。这个过程,CCTV讲坛的袁先生大谈特谈宋军的死板,按照意志布阵不知变通,有个驸马(李继隆的妹妹嫁给赵光义)当监军时临时改变,才大败辽军(至于怎么大败、辽军损失多少,那就没讲了)。
太平兴国七年,辽人,亲率三路大军南下。李继隆跟随名将潘美迎战于雁门,大败辽军,攻破了敌军二十五寨,斩首三千余级,俘获万人追击到辽境内的灵丘才返回。其他各路宋军也捷报传来,崔延进破敌于唐兴斩首数千级,斩杀辽军大将太尉奚瓦里,府州折家军也取得了胜利,辽军损失惨重入侵计划全面崩溃!可见所谓宋对阵辽是一边倒的弱,都是靠着岁币议和维持的说法,显然是胡说。
2,第二次幽州战役
雍熙三年,赵光义发动了第二次幽州战役。李继隆作战勇猛攻克固安、新城,涿州,俘获契丹将领一名。可惜赵光义(这个军事白痴,如果学习只在后方搞好后勤,将权力下放给前线将领,反而能打赢,结果不行非要想证明自己比他哥哥军事能力强)和曹彬的错误,宋军遭到了惨败,各路人马伤亡惨重。但李继隆部队“军成列,虏不敢击”,有秩序的撤到了宋境,在定州驻扎。同年冬辽军反击全线展开,宋辽战于河间君子馆,宋军刘廷让领兵数万迎战,以沧州都部署李继隆一万精兵为援。由于天寒冰冻宋军弓箭无法张开,刘廷让受到辽军重创死者数万。李继隆和沧州副都部署王杲领兵赴援途中遭到辽军优势兵力袭击,虽然王人顽强抵抗杀死了大批辽军,但终究寡不敌众。李继隆考虑到气候等形势对宋方极为不利,果断下令退保乐寿。李继隆的撤退命令是完全正确的举动,但此却成为刘廷让推托责任的把柄。
3,两败耶律休哥
端拱元年契丹大规模入侵,他们围攻长城口,攻破城池后,宋朝守军拒绝投降,结果全部壮烈殉国,契丹人然后由耶律休哥带领南下攻破祁州,杀向唐河。李继隆在北平寨和鸾女祠进行了抵抗,给了辽军重创后根据朝廷指示退守唐河,以河拒守。这就是唐河之战,此战耶律休哥统帅的辽军惨败史载“斩首万五千级,获马万匹”。
次年,耶律休哥不甘心唐河之战的失败,亲率八万铁骑南下。宋朝内部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前南唐降臣张洎建议放弃威虏军“拔垒而旋”声称不放弃的话“必成陷没” 。就在这朝臣的巨大压力中,李继隆召集镇,定,高阳关精锐各路人马1万人,毅然出发,到徐河和耶律休哥对峙。李继隆麾下大将尹继伦进至辽军后背,到了凌晨尹继伦激励士兵们说“纵死犹不失为忠义,岂可泯死,为胡地鬼乎!”然后乘耶律休哥不备,突然从背后袭击辽军,尹继伦杀入辽军指挥部,劈面一刀,耶律休哥手臂差点被砍断,狼狈逃窜,但辽军毕竟人多,很快集合攻击,尹继伦渐渐支持不住,连连败退。此刻李继隆和大将王杲领兵杀到,和辽军激战,辽军惨败,尹继伦传记载“杀其将皮室一人。皮室者,契丹相也......寇兵随之大溃,相蹂践死者无数”宋军追击了几十里,辽军退到曹河又遭到宋军孔守正伏击,又死伤不少并又有一名高级将领阵亡。这一战后,辽军嚣的气焰被打了下去。
4,大败党项李继迁
雍熙二年,党项人李继迁(看上去似乎和李继隆很相似,好像是兄弟,但其实一点关系都没有——李继隆是山西长治人、其父是著名的北宋开国将领李处耘,而李继迁是陕西省榆林县南人、党项族平夏部人、银州防御使李光俨之子,如同香港的陈百强和陈百祥)诱杀宋军名将曹光实,攻陷河西三寨,银州等地进围抚宁。李继隆赴西北讨伐党项,他和王诜等浊轮川一战杀敌五千,李继迁狼狈逃走。收复银州后宋军再破悉利族,斩三千余级,出开光谷西杏子坪降三族首领析八军等三千余众。岌伽罗腻十四族不愿归顺,李继隆与尹宪发动攻击,俘斩七千余级。战后李继隆以辉煌战功被加封为环州团练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