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为什么会有新旧党争?新旧党争的主要人物是谁?

历史知识 2022-07-04 11:58历史文化www.ettschool.cn

  今天学习方法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北宋年间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元丰八年,最大的支持者病逝,这个时候的王安石已经被罢相,新上台的是旧党的司马光,十岁的即位,由宋神宗的母亲高垂帘听政。

  高太后和司马光都是新法的反对者,高太后垂帘听政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掀起废除新法的一场风暴,这就是著名的“”。

  在“元祐更化”中新党的所有法令全被废除,导致新法实施以后取得的许多成果瞬间化为乌有,很多成果十分显著的变法内容也在旧党完全没有加以评判的情况下被废除,如置将法、方田均税法都无一例外的被废除。

  实际上这标志着新旧党争从最初的对政策的讨论已经演变“新法即等于误国”的意识形态的斗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司马光任相期间的无疑加剧了新旧两党之间的矛盾,将的新旧党争推向了更一个高潮。

  旧党执政后,新党在朝的官员也遭到严厉的排斥,如新法的支持者被贬死于岭南,也被贬到岭南,旧党可以说得以扬眉吐气。其中还发生了远比“”更加严重的打击新党的“车盖亭诗案”。

  事件的起因是因为不满于旧党的宰相蔡确在被贬往安州途中,在安陆一个叫车盖亭的地方写了一首诗(很长,就不贴了)发泄心中的不满。结果这首诗被旧党拿来大做文章,将新党在朝廷的官员悉数罢免,还将王安石和蔡确这些新党人士的名单写在纸上。

  还将蔡确、章惇和斥为“三奸”,把司马光、和韩维誉为“三贤”,可见这时候的新旧党争已经完全脱离了针对变法内容的斗争,新党由此一蹶不振。但新旧党争并没有而结束,更加严重的是还出现了和大臣之间存在的矛盾。

  宋哲宗即位时不过十岁,朝政主要由高太后和司马光为首的旧党执政,大臣们遇到有政事的时候也是直接越过宋哲宗,转而向高太后汇报,这种无视和边缘化小皇帝的行为激起了宋哲宗的不满,他后来回忆说

  宣仁登仙,上亲政,数与臣僚论昔垂帘事,曰“朕只见臀背。”——《铁围山从谈》

  正因为大臣们毫无君臣之礼,再加上高太后迟迟不让宋哲宗亲政,这些都引发了后来的“绍圣绍述”事件。

  绍述,继承也,也就是继承神宗新法的意思。

  戊午,诏"大臣朋党,司马光以下各轻重议罚,布告天下。余悉不问,议者亦勿复言。"——《·哲宗》

  宋哲宗即位后,恢复了所有的新法,对旧党大力打击,追夺了司马光的,皇帝的参与使得宋朝的新旧党争更加复杂,政治风气更加败坏,而新旧政策的频繁变动也导致社会深受其害。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