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几个政权?到底哪个才是正统?

历史知识 2022-07-04 11:57历史文化www.ettschool.cn

  今天学习方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魏晋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有朋友提问“魏晋南北朝”感觉明明晋在前魏在后,为什么要表述成魏在前晋在后,具体如何?

  实际上这个问题不常见,只要是个国人,就应该对后期曹魏的地位是清楚的。无论是从历史地位,还是文学史、诗歌史来说,三国曹魏时期的辉煌都是要远高于晋之后的魏朝,我们为了区分这两个政权,称后来者为“北魏”,再到后期分裂成为“”、“”,然后又合并成齐,因为在北方,称“”,齐灭建立了周,历史上称为“”。

  最终成就了的天下,结束了南北对峙的状态,使得末年开始的天下分崩离析的状态终于结束。在这整个乱世期间,曾经统一了天下,所以又叫“”。

  而我们历载,是跟随着政权中心移动的。中国人干什么都讲究个正统,虽然在这乱世中,以下叛上、巧取豪夺是司惯,但越是缺乏的东西,这些人越是希望找点东西来证明自己政权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那么,魏晋南北朝这一段乱世,到底哪个政权才有资格称自己为正统的中华文明呢?

  自然是曹魏。我们知道是汉室丞相,到了才废汉立魏。而曹丕的行为甚至还遭到了的质疑,因为当时虽然势力在大家族手中,文人和老百姓心中还是认皇帝的。曹植就认为咱们曹家世代汉臣,废汉自立不合适,这两兄弟的梁子也是到这个时候才真正结下的。

  在成都称帝,也号称是汉室正统。虽然小说写得好像天下归心,当时的老百姓可未必这么看,至少中原的老百姓是承认曹魏才是从汉朝皇帝手上接的班。实际上整个北方才称得上正宗的中原文化,中华文明的正统传承,自然是在曹魏朝廷。

  就算是、、做的事情再不地道,也只是上层皇权的转化,对老百姓来说并没有多大的的影响,无非就是换了个皇帝。影响最大的还是文人士子阶层,为汉守节吧,被曹魏杀,为曹魏守节吧,被司马晋杀,不守节吧,又被骂作“三奴”。所以这个时期才会出现那么多“疯子”文人、“酒鬼”文人,你以为他们是神仙做派,其实都是形势逼人,。

  不过在老百姓和文人心中,司马家的晋朝虽然得之不正,朝堂还是东汉——曹魏一脉相传下来的正统。

  然后是、、,晋最开始首都在河南洛阳,后来迁到了南京,历史上称之为“衣冠东渡”。北方的、西边的河南洛阳为中心的文人、都投奔了在南京称帝的。这些人到了南京之后,和当地的文化人和在一处,把南朝的文化、东晋的文化发展起来了。北方则进入了少数民族统治时期。这其中鲜卑有个拓跋氏,在北方建立了魏朝,即北魏。

  少数民族虽然前期对北方汉人进行了毁灭性打击(五胡乱华),在建立北魏之后,逐渐意识到自己文化方面的不足,特别是衣冠东渡,整个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都迁到了南京。所以北方后来特别注重经学,讲究儒家学识,这也是后来发展到隋朝出现这类大儒的基础。

  不论天下形势是如何你攻我守,此消彼长,由于衣冠东渡,文化人和天下百姓都认为皇权正统已经迁移到了南京的东晋。

  而北魏,即使再强大,也没有资格在中国朝代史上占据一个字的类别。后期朝代不断更替,东晋灭亡,建立刘宋,他完了之后,就是“南齐”替代。齐又被梁替代,然后是陈。南北朝的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代,然后被隋所灭。

  而北方经历了西、东魏、北齐、北周、隋,最终一统天下。

  那么,当隋朝一统天下了,自然就是天下正朔了,然后就是大中华最引以为傲的盛唐,其实李渊也是胡人,谁敢说不是汉文化?

  很明显,这个文化正统因为天下的统一又没有了争议。

  不管是谁,在讨论南北朝纷扰乱变的天下形势之时,都认为中华正统在南朝更替。华夷之辨,一直就在历代史官、历代百姓,包括我们今天人的心中存在。

  所以,“魏晋南北朝”,实际上指的是“曹魏、司马晋、南北朝对峙”这三个阶段。拓跋氏建立的“北魏”,在时间和层次上,就混在“南北朝”这三个字里面了。

  这个阶段在历史上混乱纷杂,在文化史、诗歌史上非常重要,为盛唐飞歌的到来做好了音律和形式方面的准备,为整个中国诗歌史最灿烂时期打下了最坚硬的奠基石。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