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衡收藏的真迹被临摹,为何众人却说临摹的才是真品呢?

历史知识 2022-07-04 10:53历史文化www.ettschool.cn

  北宋学士李世衡喜爱收藏墨宝,他有一部法帖,是大书法家的真迹,收藏在儿子李绪处。长安有个的从事官,向李绪借此帖去欣赏,却悄悄临摹了一本,献给了潞国公。文彦博以为是名家真迹,珍爱异常。

  不久,文彦博大会宾客,并拿出收藏的字画让大家欣赏。李世衡也受邀参加。一见此帖,李世衡“此帖乃吾家物,何忽至此?”急忙叫仆人回去取帖来验证。不一会儿,仆人带着法帖来了。李世衡仔细一看,才知道文彦博的那本是临摹的。再问仆人,方知李绪曾将此帖借给石从事,而文彦博也不讳言“墨宝”系石从事所献。

  真相大白,李世衡拿出真迹,将石从事借帖临摹而转赠的经过如实告诉了文彦博。在座的客人们听了,纷纷涌上前来,拿着两本字帖反复比较、辨别,一致认为潞国公收藏的那本是真迹,而李学士的是摹本。

  李世衡私下里长叹一声说“,岂复可伸?”他们,又众口一词,我哪里分辩得清?今天我才深深体会到,身世显赫,假的也能变成真的;地位低微,真的也会变成假的啊!

  谁的官大、谁的权重,谁就拥有了真理。这是封建社会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李学士其实应该感到宽慰,因为这条“真理”不过使他的一本字帖受了委屈,而在其生前身后,却有不少人受这条“真理”戕害,付出了更高的代价。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