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十六国存在于哪个时期?它和五代十国有什么区别?
了解历史的小伙伴都知道,五胡和是我国历史上两个最著名的国家大分裂时期,其中尤以五胡十六国持续的时间最长,造成的破坏最为巨大,造成的影响也是史无前例。这种动荡我们几乎可以从末年的开始算起,期间只经历了西晋这一短暂的统一时期,一直到建立,各地的割据政权才真正意义上的消失。下面学习方法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隋朝仅仅存在38年,彼时的中国混入混乱。而晋朝灭掉东吴统一全国后,也仅仅保持这种局面37年就发生了,进而就是,五胡十六国时代来临。我们可以算一笔账,从东汉末年,即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开始,一直到隋朝建立(581年),中间一共经历了397年的政权割据的时间,减去晋朝统一的37年时间,这一混乱的局面也持续了360年。
这一时间仅次于的549年,五代十国的乱局则只持续了72年。那么五胡十六国、五代十国和春秋战国并列为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分裂期,五胡十六国和五代十国之间有什么差异之处呢?
五胡十六国和五代十国的不同之处
毫无疑问,五胡十六国和五代十国都是中国最混乱的时期,它们有整体上的相似,但也有局部的差异,这是不期体现的不同结果。譬如五胡十六国的根源在于时期南匈奴的内附,这一点在《》中也有提及
建武中,以领陇西太守,讨叛羌,徙其余种于关中,居冯翊、河东空地,而与华人杂处。数岁之后,族类蕃息,既恃其肥强,且苦汉人侵之。
所以说五胡十六国的起因在于古代中国时期狭隘的民族观念导致的,也就是所谓的“华夷观”,但其实让人感到惊讶的是这种“华夷观”却在五胡十六国的大混乱逐渐遭到了消解,虽然总体来看它依然还是存在的,并且占据主流地位。
而这种民族隔阂的消弭实际上我们应该感谢梁,由于他所提出的“中华民族”概念,使得几千年来的民族隔阂得到了消解,1902年,他在《中国学术思想之变迁之大势》一文中写道时代,我中华民族之有四海思想者厥惟齐,故于其间产生两种观念焉,一曰国家观,二曰世界观。
这是梁启超最早提出的“中华民族”概念,后在孙中山的继续阐述下,“中华民族”成为了一个具有巨大包容性的多元化民族集合体概念。
有人说,清室推翻以后,可以不要。这话实在错了。说五族共和,我们国内何止五族呢?我的意思,应该把我们中国所有各民族融化成一个中华民族……并且要把中华民族造成很文明的民族,然后民族主义乃为完了。应该说这是近现代以后取得的一个重大的成果,有力消除了以前存在的内部矛盾。
相比较于此,五代十国的起因则要简单的多,主要就是因为安史之乱后藩镇做大,尤其是河朔三镇(范阳节度使、成德节度使、魏博节度使)。
这三个藩镇势力强大,几乎已经是半独立和高度独立的状态,但这只是唐末的一个小小缩影,最终被宣武节度使后宣告灭亡。不过,如果我们把视线拉的再长远一些,实际上安史之乱也是胡人掀起的一场大动荡,其中就是一个胡人安禄山,营州柳城杂种胡人也,本无姓氏,名轧荦山。母阿史德氏,亦巫师,以卜为业——《·安禄山》
我们可以发现,五代十国实际也是过去那个年代异族掀起的一场大动乱,它的目的性没有五胡十六国时期那么强烈,内部诱因也没有五胡十六国那样复杂。
所以它的影响相对于五胡十六国来说较弱一些,从长远来看,也因为五代十国造成的影响而饱受困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是宋朝太弱,而是辽国、、金国太强,虽然这和宋朝自身的政治意识也有莫大的关系。
,五胡十六国和五代十国有总体上的相似,有局部的不同,这是由于不同历史时期面临的不同历史现实造成的结果。
但不管怎么说,这两段大分裂时期对彼时的中国造成的影响和破坏是巨大的,这就让它们无法和春秋相提并论,毕竟春秋战国混乱归混乱,但那到底是一个,各种学术思想爆发式增长,而且也是一个充满道义的年代。
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的,现今中国文化基本上就是建立在春秋战国时代所诞生的文化思想之上,也可以说中国文化的发展就是不间断的对春秋战国时代文化思想的解读和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