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毽子是什么制作的?踢毽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

历史知识 2022-07-04 09:32历史文化www.ettschool.cn

  踢毽子是我国民间的一项体育游戏,在古代,它是所谓“杂伎”、“杂戏”、“博戏”、“百戏”的一种。毽子分毽铊和毽羽两部分,毽铊多用圆形的铅、锡、铁片或铜钱制成,毽羽多用翎毛,正如《燕京岁时记》所说“毽儿者,垫以皮钱,衬以铜钱,束以雕翎,缚以皮带。”下面学习方法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毽子的踢法甚多,阮葵生《茶余客话》“踢毽”条说“其中套数家门,凡百十种。”据说年间,承德有一个百岁老,能踢出喜鹊登枝、金龙探爪、狮子滚绣球等一百零八种花式。那么踢毽子究竟始于何时?古代的名物考据家认为踢毽子源于蹴鞠,如宋高承《事物纪原》称踢毽子为“蹴鞠之遗事也”。

  如此说来,踢毽子的历史就要追溯到战国以至遥远的黄帝时代了。黄帝时代,史事邈远不可求。说起于战国之时,或许有些根据,但因踢毽子乃细物中之细物,要找到确凿的证据,也几乎不可能。,据文物家考证,画像砖上已有踢毽者的形象,照此推断,踢毽子最晚也起源于两千年前的汉代。踢毽子根植于民间,既有趣又有益健康,因而获得了很强的生命力,千年不衰,至今仍然是人们喜欢的一种体育游戏。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