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琼作为唐初的重要将领,为何说他一定参加了玄武门之变?
作为唐初重要的将领,为统一战争,屡立大功,可以说是一员不可多得的猛将。不过近些年来,关于秦琼的最大争议就是他到底有没有参加过,网上有很多人都认为秦琼在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中处于中立态度,并没有参加,还举出一些看似确有其事的证据,可实际上在笔者看来,秦琼是一定参加了玄武门之变,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学习方法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笔者先上两则史料证据
《旧唐书·太宗本纪》记载,武德九年,皇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谋害太宗。六月四日,太宗率,尉迟敬德,,,宇文士及,,,程知节,{秦叔宝},,屈突通,张士贵等于玄武门诛之。
《旧唐书》列传18秦琼本传记载,六月四日,从诛建成,元吉。事宁,拜左武卫大将军食实封七百户。
从上面两则史料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出,秦琼是一定参加了玄武门之变的,否则史书也不会把他的名字写进去。不过让大多数人不解的是,虽然史书记载了秦琼的名字,秦琼在玄武门之变中到底干了什么却没有明文记载,这让很多人认为秦琼实际上并没有参加玄武门之变,史书很可能是记载错误。
实际上,大多数人不清楚的是,玄武门之变虽然叫“玄武门”,李世民预先布置的战场却不仅仅限于玄武门,从目前史料来推测,至少有以下这几个地方
临湖殿伏击主战场,李世民率尉迟敬德,长孙无忌等九人布置于此,袭杀、李元吉。
玄武门阻挡战场,张公瑾,常何等人布置于此,抵挡东宫、齐王府的部队。
芳林门防御战场,高士廉等人在此守候。
嘉酞门防御战场,安元寿等人布置于此。
秦王府防御战场。
从现有史料分析,秦琼并没有在临湖殿和玄武门,那么剩下的几个地方里哪个最有可能是秦琼镇守的地方呢?笔者认为极有可能是秦王府!
李世民虽然在玄武门内发动兵变,但他不可能将所有人都带去玄武门,尤其是他的家眷都需要留在府中保护,万一建成、元吉的余党趁乱攻破秦王府,那李世民即便取得了兵变的胜利,也是损失惨重。事实上,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部下确有这个想法“鼓噪欲攻秦王府”,只不过没有实现罢了。秦王府无疑需要一个得力干将来镇守,从现存的史料中看,当时李世民已经带走了秦王府大部分的猛将,在的人中,秦琼毫无疑问是最重量级的。
我们完全有理由推测,秦琼在玄武门之变中担任的主要任务是镇守李世民的大本营秦王府。而且据《旧唐书》长孙顺德传记载武德九年,(长孙顺德)与秦叔宝等讨建成余党于玄武门。又根据《旧唐书》李建成传记载太宗左右数百骑来赴难,建成等兵遂败散。
也就是说,秦琼是参与过玄武门内的激烈战斗的,他的作用并不只是单单镇守秦王府,恐怕还兼具着支援的任务,这数百骑很有可能就是秦琼带来的秦王府人马。
除了这些证据,我们还可以从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的爵位封赏诏书中得到答案封长孙无忌等子郡县公诏,无忌、玄龄、如晦、敬德,各封一子郡公;士廉、君集、士及、叔宝、知节,各封一子县公。
如果秦琼没有参加过玄武门之变,他的一个儿子凭什么能够得到爵位封赏?上述的封赏的几人全都是玄武门的功臣,怎么可能就秦琼不是,这合理吗?
综上,我们可以板上钉钉的说,秦琼肯定参加了玄武门之变,而且作用颇为重要。那么,既然秦琼参加了玄武门之变,为什么没有在李世民当上后得到重用呢?连一次带兵出征的机会都没有。这恐怕主要是秦琼个人原因所导致的,秦琼在武德年间出征次数太过频繁,在战场上又太过勇猛,常常于万军从中取敌将首级,导致自己身上伤痕累累,疾病缠身。
秦琼自己也承认“吾少长戎马,所经二百余阵,屡中重疮,计吾前后出血亦数斛矣安得不病乎?”,贞观年间秦琼一直在家中养病,没办法强行带病出征,否则唐太宗会不用秦琼?贞观十二年,一代猛将秦琼病逝,死后获得了陪葬昭陵的荣誉,并在贞观十七年列入,这一生也可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