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汉代起,颜回为何就被列为了七十二贤之首?

历史知识 2022-07-04 08:10历史文化www.ettschool.cn

  颜回,字子渊,名回,春秋末人,生于鲁昭公二十九年,卒于鲁哀公十三年。享年39岁。他终生未仕,也没有留下传世之作,只有只言片语留在《论语》和《家语》等书中。

  然而颜回却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孔子不仅赞其“好学”而且还以“仁人”相许。历代文人学士也对他推崇有加。自起颜回就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后世尊其为“复圣”。下面学习方法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孔门人才济济,有长于政事的冉求,子路,言辞机变的宰予,二十四孝之一的闵子骞……为何单单穷居陋巷的颜回,让孔老夫子青眼有加,因为在孔子看来,他达到了自我修养的终极目标“仁”。

  “仁”是《论语》的核心思想,《论语》中到处都有弟子问仁,孔子给出的每一个答案都不一样。关键看问的人是谁。因为“仁”本身就有很多方面的意涵,这些弟子中,只有颜渊问的时候,孔子的答案才具有代表性。

  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意思是能克制自己的欲望,习气,将其落实到制度层面,就是在实践“仁”。孔子并没没有给“仁”下定义,因为他觉得“仁”飘渺,广泛,所以只能做,不能讲。要在实践中体现爱心,实行仁德,爆发创造力。

  有时候人最大的敌人,真的就是自己。年龄越大,越发现有很多习气,欲望需要超越。只有把坏的习气剥除干净,剥极而复,核心的东西才会出来。人才能爆发真正的创造力。在孔子看来颜回就是一个能战胜自己的人,所以对颜回问仁,回答的很到位。

  关于颜回问仁这一段,还有非常有名的一句话,叫“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动。”这是孔子教导颜回,对于“仁”在生活中具体应该怎么做。夫子说,要抵制诱惑,排除负面干扰,少接触坏的事务。就是在行“仁”。

  颜回的过人之处还在于“不迁怒,不二过”,首先“不贰过”,重复的错误不犯第二次,这其实是很难做到的,我们犯的错常常是因为自己的性格弱点造成的。一旦遇到那种场合就很难自控,比如,有的人沉迷财,有的人沉迷色,有的是赌博。好了伤疤忘了痛,在一个地方往往跌倒若干次。“不贰过”是很有生命力的境界,也是很有智慧的境界。

  其次是“不迁怒”,就是不把怒气,转移到别人人身上,掌控自己的情绪其实非常困难,因为人有怒气如果无法向惹你的人发泄,只能转移到别人身上。有些人会骂自己的太太,或者打小孩。这样一来,自己库存的怒气就没有了。但是对别人却是不公平的。

  “不迁怒,不贰过”看似容易,其实是很高的修为,颜回能做到,说明他学的好,也实行的好。“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这是颜渊死后,孔子对他的惋惜和赞美之词。孔子说颜渊在学业上每天都有新突破,都有新进展。为学如此有几人能做到呢,有些人遭遇瓶颈十年都不会有进步,甚至倒退。还有人终日浑浑噩噩,何曾想过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论语》中有一段子路和颜渊各言其志的描写。颜渊说自己的志向是“愿无伐善,无施劳。”意思是说希望不夸耀自己的善行,和自己付出的辛苦。世界上有一种人,虽然她们也做好事,也为朋友两肋插刀,但是他一天到晚讲,仿佛要讨回别人欠他的恩情一样。《金刚经》里大力批判这种行为。说那种善不算数,是“无有功德”。天天忘不了你帮了谁,又帮了谁,恐怕是要倒扣分的。

  颜回知道,修到这种境界不容易,所以他的理想是“无伐善,无施劳”。从《论语》的零星记载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离我们近在咫尺,又似乎遥不可及的颜回。他也有普通人的困扰,但是每一次都能超越。两千多年来,颜回被人们推崇,位居七十二贤之首。不是因为他成就了一番大事大业。而是生活中做到了极致的修养。可见在人类的价值天平上,精神境界和外在的物质世界是等价的。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