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在春秋时期号称“小霸”,那么为何最终却被韩国所
(公元前806年——公元前375年),是西周时期诸侯国,享国432年,公元前806年,王之弟姬友被封国于首都镐京附近,国号为郑,这便是郑国的由来,郑国第三位国君郑庄公在位时期,使得郑国称“小霸”于诸侯,公元前375年,郑国被所灭。
那么取得“小霸”后的郑国却为何走向衰弱的道路,最终被韩国所灭呢?下面学习方法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郑国之所以能够在春秋初期的实现崛起和称“小霸”与诸侯,一方面是郑国的实力的确强盛,,也和郑国抓住了春秋初期的历史机遇有关。
公元前770年,西周在的闹剧中走向了灭亡,后来周幽王的儿子重建周王朝,是为,但此时的周王室已经衰弱,周平王在郑国君主的支持下才东迁洛邑,建立东周,所以此时强大的郑国自然是以功臣自居,陆续消灭了多个诸侯国,比如、东虢国、鄢国、胡国。所以郑国在原本的版图基础上,占据了当时的中原核心区域。
西周灭亡后,郑国和与秦、晋、卫三国联军击退犬戎,立此大功后,郑国获得了大片土地,郑国国君(郑庄公的父亲)和郑庄公先后受封卿士,郑国先后灭亡了郐国、东虢国、鄢国、胡国,再加上郑国占据着中原有利地形,郑国“小霸”于诸侯的局面就此形成。
郑庄公死后,他的几个儿子为了争夺郑国君主的位置,展开了20年左右的互相攻伐。此后就到了称霸诸侯的时候。在齐桓公之后,和展开了长达百年的“”。等到、秦国、晋国、楚国等大国崛起后,郑国就错失了良好的发展时机,再也无法称霸与诸侯了。
在春秋时期,郑国处在晋国、齐国、楚国、等大国的包围之下,郑国可以消灭小国,但对于大国是无能为力的,即便是实力相对较弱的宋国,也不是郑国可以击败的。
,郑国在春秋初期的崛起,离不开周王室的支持。,在周郑的关系恶化后,周王室自然疏远了郑国,转而支持齐桓公、等君主称霸。
由此,失去周王室扶持的郑国,逐渐走向衰落。
到了战国初期,新兴的韩国逐渐强盛,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所灭,彻底远离了历史的大舞台。
郑国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要时刻警醒,始终以发展为导向,强国是第一要务,要拒绝内斗,白白耗费国力,到头来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