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第一个盐商是鲁国的哪位商人?

历史知识 2022-07-04 07:33历史文化www.ettschool.cn

  秦汉时河东郡地在今山西运城、临汾一带。因黄河流经山西省西南境,山西却在黄河以东,故这块地方古代称为河东。古人从河东盐池中引水至旁边的耕地,每当仲夏时节,遇到刮大南风时,一天一夜耕地中就长满了盐花,当地人把这叫“种盐”,盐的品质非常好。下面学习方法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春秋·本味篇》“和之美者,阳朴之姜,招摇之桂,越骆之菌,鳣(zhān)鲔(ěi)之醢(hǎi),大夏之盐,宰揭之露,其色如玉,长泽之卵。”意思就是说最好的调料是四川阳朴的姜、湖南桂阳招摇山的桂、广西越骆国的竹笋、用鲟鳇鱼肉制成的酱、山西的河东盐、宰揭山颜色如玉的甘露、西方大泽里的鱼子酱。

  春秋战国时,有盐,国就富。《汉书》“吴煮东海之水为盐,以致富,国用饶足。”也设盐官专煮盐,以渔盐之利而兴国。中国第一个盐商是春秋时鲁人,旧有“陶朱、猗顿之富”之说,陶朱是指。

  范蠡助越王灭吴后,因为认为越王为人不可共安乐,弃官到山东定陶县称“”,经商致富。“十九年中三致千金,子孙经营繁息,遂至巨万。”猗顿则到春秋时的郇国。郇国汉属河东郡,今属山西。猗顿在郇国经营河东盐十年,亦成为豪富。

  古代盐商一般都具垄断特权,所以盐商都发了大财。明清两代,江南扬州一带的盐商之奢靡达到顶峰。据《清稗类钞》记“有欲以万金一时费去者,使门下客以金尽买金箔,载至镇江金山寺塔上,向风扬之,顷刻而散,沿缘草树间,不可复收。又有以三千金尺买苏州不倒翁,倾于水中,水道为之寒者。”有喜欢漂亮貌美的,从看门人一直到女厨工,都选用二八佳丽清秀之辈。有反过来喜欢貌丑的,奴仆为录用,不惜毁其容,用酱敷之,在太阳下曝晒。

  烹饪调味,离不了盐。但古人认为,“喜咸人必肤黑血病,多食则肺凝而变色”。《调鼎集》说“凡盐入菜,须化水澄去浑脚,既无盐块,亦无渣滓。”做菜时候,要注意一切作料先下,下盐方好。“若下盐太早,物不能烂。”

  中国古人调味,先要用盐和梅,故《尚书》称“若作和羹,尔惟盐梅。”五味之中,咸为首,所以盐在调味品中也列为第一。今中国人食用之盐,沿海多用海盐,西北多用池盐,西南多用井盐。海盐中,淮盐为上;池盐中,乃河东盐居首;井盐中,自贡盐最好。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