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眼光虽然毒辣,但司马懿的性格被曹操分析清楚了吗?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从不缺少贤臣的美谈。无论是春秋时期的、、等人;还是时期的、、等人;还有时期的、、等人。都给中国历史留下了有关贤臣的一段佳话。与以上这些贤臣形成鲜明对比的“”也是不少,今天学习方法网就来讲讲三国时期最大赢家,看看司马懿辅佐曹魏四代最终成为赢家的故事。
正始十年(249),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开洛阳去高平陵扫墓时,命令部下发动政变控制京都,至此曹魏军权、政权尽落司一族,史称。这次政变,司马懿消除了由曹爽领导的宗室在朝中的势力,曹氏宗室力量逐渐衰弱,逐渐掌握权力,控制朝政,为日后(司马懿之孙)取代曹魏立晋奠定下了坚实的基础。
仅从上文提到的高平陵事变,不难看出司马懿,不仅有智慧还有耐心。此时的司马懿浸淫官场多年,辅佐曹魏四代。从建安十三年(208),时任丞相的强行辟司马懿为文学掾;到后来辅佐在储位之争中获得胜利;曹丕临终前,又将司马懿和等任命为辅佐大臣,辅佐;明帝崩,又将幼帝托付于司马懿和曹爽。
不得不说,曹操的眼光十分毒辣,司马懿的性格特点被曹操分析的。而司马懿这位聪明人最大的优点也许也不是他的聪明,而是他的耐心。他知道曹操防备着自己,但自己又已上了这条船,那么自己能做的就是表忠心。后来由于司马懿勤于职守,慢慢打消了曹操的怀疑。司马懿在三国里贡献了不少奇策善谋,还支持曹操“称帝”,逐渐获得了曹氏一族的信任。
这其中,最为信任司马懿的,就是魏太子曹丕,也就是后来的魏文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司马懿升任太子中庶子,辅佐曹丕。比起父亲曹操对司马懿总有的那一丝怀疑,曹丕对司马懿可谓是十分信任。黄初一年(220),十一月,曹丕登位,称魏文帝。曹丕对司马懿的信任不只是不断的升官,更是让司马懿留镇老巢。我们都知道曹魏大本营就是许昌,皇帝去征战,把自己的后方大本营留给司马懿,可见曹丕对司马懿的信任程度。
所以,司马懿赢了。一辈子做他人利刃的司马懿,终于让自己成为了的持刀人。拿起刀的他,不再卑微,不再战战兢兢,他拿着刀下达最多的指令是“夷三族”,当一只狼决定反击,就绝不会再畏手畏脚。然后,这个故事就走到了结局,三国尽归司马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