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在兵败赤壁之后,他为何一定要从华容道撤退?

历史知识 2022-07-04 07:33历史文化www.ettschool.cn

  在历史上,比如,,,等等,皆熟记于心。与其人名有关的地名亦是不胜其数,比如率八十多万大军南攻东吴,江上,曹操赤壁打败,败走华容道的故事更是人尽皆知。下面学习方法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神机妙算,算准曹操必走华容道,故派勇将关羽中途拦截。战败的曹操确确实实走了华容道,事有出乎意料,其结局有三其一,是关羽为报恩,故意放走曹操;其二,诸葛亮夜观天象,认为曹操不可杀,故派关羽拦截,意在放生;其三,蜀军将士晚到华容道一步,错过了拦截曹操的最佳时机。

  在曹操兵败赤壁之后,关于其逃跑的说法,却是记载不明。按当时的地理位置来说,曹操有两条路可以逃回,第一,从乌林取直线北上趋许昌,但中途需经过滔滔汉水,没有船只的曹军,这条路显然行不通。第二,曲线救国,向西趋江陵后,北归到襄阳,但这条路有一条必经之路叫华容道。若华容道敌军埋伏,必将。《三国演义》中记载,华容道设伏的正是曾受曹操恩惠的关羽,为报答曹操之恩,关羽违军令私放曹操。

  据《》记载“从此道可至华容也”,历载,曹操兵败确实途径华容道,过华容道的曹操,大笑嘲讽虽有智谋,却错过灭掉自己的时机。事实证明,曹操冒险走华容道是明智之举,,成功逃回了许昌,否则三国鼎立的历史格局或许就得改写。

  在整个三国历史上,无论是演义或是真实记载,华容道的故事,不管从任何一个角度分析,无论是哪一种结局,演义之所以改编华容道的记载,更能说明当时人们对英雄人物所具有的忠勇仁义的敬仰之情!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