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焉作为汉室宗亲,那么他又是如何毁掉东汉王朝的?
可谓是除周王朝之外国运最长的一个,有国祚将近405年。但可惜的是,到了时期,皇权衰落,国力衰败,尤其是发生于184年的,给予了沉重的打击,但这还不是最主要的原因。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位汉室宗亲是如何毁掉东汉王朝的?
汉朝似乎有着一个神奇的能力,那就是自我修复能力,几乎在每一次发生内忧外患时,当时的统治者以及朝中的文武大臣都会通过各种方法挽救回来。虽说汉灵帝不是一个好,不仅骄奢淫逸,而且还公开卖官鬻爵,但他还是凭借一些名将平定了席卷全国的黄巾起义。而这时候,一名叫刘焉的汉室宗亲却提出了一个能摧毁汉朝基业的建议,那就是废史立牧。
什么是废史立牧呢?所谓的“史”就是刺史,对维护皇权与澄清吏治有着积极的作用;而“牧”就是州牧,居郡守之上,掌一州之军政大权。188年,刘焉向汉灵帝建议说“刺史与太守的权利过大,恐会对皇权造成一定威胁,不如选用朝中的清廉重臣去担任州牧,替陛下镇守天下。
虽说一开始,州牧确实抑制住了刺史与太守的权利,但却又造成了一股更为强大的割据势力,他们就像中晚期的节度使一样。可以说东汉末年以及时期的诸侯都有当过州牧的经历,诸如(冀州牧)、(荆州牧)、(兖州牧)、(兖州牧)、(徐州牧、益州牧)等等,以至于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长达24年。
就拿刘表这位荆州牧来说吧,他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之后,先是远交冀州的袁绍,近结军阀之一的,还招纳刘备这位汉室宗亲。而且据地数千里,光是带甲的士兵就有十余万之多,手下水师更是称雄荆江。
,刘焉这位“废史立牧”的提出者也成了受益者之一,怎么说呢?原来,刘焉提出建议之后,就自告奋勇地说要去交州任州牧,但半路上却听到益州会有更好的发展,于是就向朝廷打了报告,转任益州牧。,刘焉成了益州牧之后,经过20年的,益州俨然成了一个,因为中原地区正在战乱连连,但唯独益州却没有遭到半点影响,以至于都要建议刘备来夺取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