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曹爽已经掌握了天下大权,为什么还是败给了司马懿?

历史知识 2022-07-04 07:00历史文化www.ettschool.cn

  末年时期,魏王之子逼迫而建立了曹魏政权,正式宣告了汉王朝灭亡。不过曹魏政权并没有存在多长时间,先后历经魏文帝曹丕与等五帝之后,就被之孙、之子给取代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明明已经掌握了天下大权,为什么还是败给了司马懿?

  曹魏景初三年(即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病危,在他去世之前,任命了司马懿与曹爽为皇位继承人的托孤大臣。不过曹爽在成为托孤大臣之后,就凭借自己是当今曹芳叔父的身份,很快成为了曹魏政坛上的一颗新星。为了造成自己独揽大权的局面,曹爽通过一系列手段限制了司马懿的权利,比如将司马懿提拔为没有实权的太尉,任命自己的宗族兄弟在军中担任要职。


  这一切看似将司马懿给架空了,但实际上,司马懿可是历经曹操、曹丕、曹叡等三代帝王的老臣,其在政坛上了三十年,怎么是曹爽能对付的。不过这一切都怪曹爽太过妇人之仁了,一方面对司马懿不断打压,但另一方面却并没有对司马懿,最终以至于养虎为患,发生了。

  ,魏明帝曹叡去世之后,就留下了皇后以及曹芳这对孤儿寡母。按理说,皇帝年幼,其母皇就会通过“垂帘听政”来辅助自己的儿子来处理朝政。所以曹爽在打压司马懿的,还迫使郭太后迁到永宁宫,以便自己更好地专权擅政。,郭太后虽然一时难以奈何不了曹爽,但却在后来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时,就以郭太后的名义下令,关闭洛阳的各个城门,从而掌握住了京师的军政大权。

  ,人一旦掌握了大权,就会生出刚愎自用的特性,曹爽就自然也不会例外。曹爽在担任托孤大臣之处,还是会找司马懿商量如何处理政务的,可是随着权利的越来越大,曹爽就听不见任何人的意见了。最致命的就是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之前,曹爽很喜欢游山玩水,曾多次带着众多身兼要职的兄弟一同出洛阳游玩。但当时担任军师、大司农的桓范就劝解他说最好留几个兄弟留守洛阳,万一发生什么变故,还能掌控大局,不过这个建议却被曹爽拒绝了。

  最终的结果就是司马懿趁曹爽以及他的兄弟们出洛阳游玩时,将洛阳城给控制住了,从而顺利发动军事政变。虽说司马懿控制了都城洛阳,但世事无绝对,只要曹爽听从桓范的建议,学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一样,将小皇帝曹芳挟持到,未尝不是一条退路。但很可惜的是,曹爽选择了向司马懿投降。

  ,史学家陈寿是这样评价曹爽的“爽德薄位尊,沈溺盈溢,此固大易所著,所忌也。玄以规格局度,世称其名,然与曹爽中外缱绻;荣位如斯,曾未闻匡弼其非,援致良才。举兹以论,焉能免之乎!”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