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作文600字(5篇)
清明节的作文600字篇1
坐着汽车上了高速公路,一路飞奔着。路两旁高大的香樟树撞进眼帘,目不暇接。我们一家将要去花山,祭拜祖先。车上的空气是凝固的,是安静的,深沉的呼吸声在车中回响,我们的心一刻也停不下来,随着各种声响,到达了目的地。
下车后,奶奶手中提着蛋糕盒,里面也不知是什么玩意儿;妈妈拎着一大箱子,重量却很轻,我想应该是些纸钱吧!我身上挎着包,里面塞满了各种物品水,零食,药品等。
我们爬到了半山腰下,向后拐,第一个就是爷爷的坟。这坟是08年安的,还是崭新崭新的,就好像爷爷生前爱惜他的每一样物品似的。奶奶把蛋糕盒打开,里面是用一个个一次性饭盒盛满的青菜、豆腐、鸡蛋、菜团、红烧肉、红烧鱼,那色泽,香味,让人垂涎欲滴。我想奶奶一定很用心地做着每一道菜,希望爷爷吃饱喝足,吃好穿好,享受另一个世界的欢乐、美好、幸福。妈妈提的箱子里是用锡箔和黄纸叠成的“金(银)元宝”,那是给爷爷用的,爷爷上辈子缺衣少食,生活艰苦,下辈子一定要过上富人的生活,好好享受。接着我们在坟前点上了香和蜡烛,让它永存、永不熄灭!
随后,我们依次磕头。我们家对磕头祭拜的礼节是非常讲究的女性跪下,两膝合拢,双手合并,弯腰,手逐渐分开,放在两膝之前,头磕于双手之间,要听见“砰”的轻声,方可行第二次礼,总共需行三次礼,手着地,人慢慢立起来,手渐渐离地放在胸前,合拢,鞠躬,仍行三次礼。男者则把手着地,不必将头磕着地,其余一样。
还要用彩纸做成的“飘墓纸”贴在墓碑的右上方,让它随风飘扬,显得更加艳丽。
在回去的路上,回首那座坟墓,我看到了彩纸的鲜艳,蜡烛的火熄了,而点燃的香烛,却轻烟袅袅,飘向上空……
下午,我和家人还去了烈士陵园,参观了徐霞客、刘氏三兄弟、曹颖甫等江阴名人故居。
清明时节,人动,心动。
清明节的作文600字篇2
清明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主要以扫墓、烧纸钱等形式寄托人们的哀思。
今年的清明节准备活动从几天前就开始了,我们一家人忙的简直是不亦乐乎爸爸先将大白纸裁成跟印纸钱的刻板一样大的长方形,然后在印版上刷上红墨水,再用印版在长方形的白纸上轻轻一压,就印成了一张张“冥府银行”的纸钱;妈妈飞快地用金箔和银箔纸叠着“元宝”,形状和电视剧里的真元宝一模一样;就连没什么经验的我也自告奋勇地参与了进来,跟着妈妈叠元宝,结果弄得一塌糊涂,反给大人帮了不少倒忙。
等到了清明节的下午,爸爸妈妈手提祭祀用的贡品、香烛、白酒以及事先准备的纸钱、“元宝”等,我拿着一把铁锹,一齐向姥爷、姥姥的墓地走去。一路上我一会儿追蚂蚱,一会儿举起铁锹“斩草除根”,一点儿也没得闲。等到了山上的墓地,我已经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了。
墓地里的荒草足有一米深,只有正对着姥姥坟头的一平米的地面上的荒草被我们除夕上坟时烧掉了。就在这时,我突然看见就在我们每年焚烧纸钱的这一平米的地面上,一颗颗绿如翡翠的嫩芽破土而出,已有一寸长!我禁不住吟出了白居易的《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爸爸妈妈开始清扫墓地,摆放祭品,爸爸还用背篓背了几背篓黄土倒在坟头。远处传来有人吆喝牲口的声音,我循着声音望去,地里农民伯伯正在耕种。山间开满了粉红粉红的杏花,雪白雪白的梨花,山坡上到处是嫩绿嫩绿的小草,它们无怨无悔地装扮着大地,渲染了家乡。春天真美呀!
“快来给姥爷、姥姥送纸钱!”妈妈的话语将我从遐想中拉了回来,于是我赶紧跪在了妈妈身边。爸爸先点燃了香烛,然后点燃了纸钱和元宝。妈妈一边用木棍翻搅,好让纸钱充分燃烧,一边对我说“给姥姥、姥爷说点什么吧?”我想了想,大声地说“姥爷,我知道你是‘飞毛腿’,不过你别抢姥姥的钱。钱多得很,你俩不用省,吃好、穿好、照顾好自己,我们每年都会来看望你们的。”妈妈会心地看了看我。纸钱烧完后,全家人面向坟头一起磕了三个头,就起身向山下走去。
今天过得可真有意义。我们全家不仅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畅游了一趟,而且祭拜了姥姥、姥爷,真是一举两得啊!明年的清明节我还要和爸爸妈妈去扫墓。
清明节的作文600字篇3
你们一定知道唐朝著名诗人杜牧写的一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吧?这首诗写的就是清明时节人们踏青扫墓的情景。唐朝就有了关于“清明节”的诗,那么,“清明节”究竟是一个多么久远的节日呢?我来告诉你,其实“清明节”比唐朝还要远,它在2500多年前就有了,那是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为了缅怀忠臣介子推而定的节日。
今天我们过的清明节,已经成为国家法定节日了。这一天,所有炎黄子孙,无论身处何地,也无论从事何种职业,社会地位如何,只要有可能,他们就会千方百计地回到自己先人所在的地方,就算路途再远,他们也要回来,祭拜养育他们的祖先、前辈。因为他们知道给了中华儿女一代又一代生命延续的人是自己的父辈和先人。虽然有不少人在国外工作和生活,他们血管里流淌的永远是中国人的血,他们是龙的传人——中国人。
我还要告诉你,清明节也是一个感恩的节日。清明节前后,我们都会为已故的长辈祭拜,祝他们在天之灵能安息;清明节也是我们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好日子,这一天人们扫完墓就会带着孩子在郊外踏青、在公园放风筝,我们在大自然中,尽情享受美丽的风光。
今天4月4日就是清明节,我还真亲身体验了一次扫墓,奶奶家的亲戚从安庆那么远的地方赶回来,这就表现了我们是同祖同宗同脉的一家人。在这一天,我感受到了,血浓于水的亲情。
,我还要告诉你,在清明节扫墓时,我们一定要注意,选好了烧纸的位置,不然就会发生像20xx年因清明烧纸引发的森林大火,还有20xx年那次森林大火,造成3人死亡的可怕事件。所以,我们要文明过好清明节,注意保护环境,把中国传统的文化和感恩的美德世世代代传下去。
清明节的作文600字篇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作文清明节的习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晚唐诗人杜牧这首脍炙人口的《清明》,诉说着思念与哀伤。清明节就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就是扫墓和祭奠、追思已故亲人的日子。
清明节前后流传着很多传统的风俗活动。如寒食赐火、清明扫墓、踏青郊游、放风筝、荡秋千、斗鸡、拔河等,这些习俗随着岁月交替和社会变迁,有些已经逐渐被遗忘,连一丝记忆都不复存在,有些仍遗留至今并赋予了新的内涵,小学五年级作文《作文清明节的习俗》。
在旧时的青岛,清明节也被看作就是一个大节气。寒食节就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每家都要断火,吃冷食。冬至后105天谓之寒食,从前的这一天禁火,冷食,故又称“冷节”、“禁烟节”。人们在清明前两天就开时断火,即天不亮就把饭做好,直到落日后再烧火,以示对亲人的怀念,由于人们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逐渐将寒食与清明合二为一。
在清明节扫墓的习俗比较盛行,扫墓俗称“上坟”。这一天要去祖坟上填土整坟,扫除沙尘杂草,上香、烧纸,举行祭礼。有的人家要利用这一机会修整坟墓,大多数就是象征性地给坟头上添添土,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让别人看了,知道此坟尚有后人,所以说,无论家里多穷,清明节都就是要去上坟的。人们祭祀完毕,都要进行野餐,将上供的食品吃掉,也就就是吃福根,以向先人表示节俭之意。
许多人家都要吃大葱和蛋饼,寓意聪明伶俐,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有的人家还要捏面花,称作“蒸小燕”,吃白面小鸡和鸡蛋。寓意小燕子来了,真正的春天到来了。清明这天早晨全家人一定要吃鸡蛋和小鸡,心明眼亮不得病,很多学生要带鸡蛋给老师以表敬仰。,清明节时将印有蝎子图案的纸贴在家里,家中不招蝎子、蜈蚣,尤其就是在农村特别盛行。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这就是一句流传广泛的民间谚语。清末民初,农村一带开始合理安排农时,清明节这天,好多农家给牲口吃高粱米饭,俗语“打一千,骂一万,不忘清明节一顿高粱米饭。”吃高粮米粥、麦子粥、玉米粥,表示日子步步高,这一天用粥要让牛、驴等饱餐一顿,以犒赏它们一年的辛劳。
清明节的作文600字篇5
冬去春来,又是一年清明到。在我印象里,清明与雨总是有着不解之缘。窗外,雨依旧淅淅沥沥的下着,就如同这传统清明节的思念,丝丝缕缕…草长莺飞,人间四月。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开的正旺,那金灿灿的颜色似乎给了那些思念亲人的人一些慰藉。院子外,牛栏旁,大槐树下。慢慢的去回忆过去,时光不知不觉的倒流。那时的传统清明节和雨留给我的似乎没有哀伤,所有的只是一副副优美而极具诗意的画卷。
山间小道上,细雨蒙蒙走在其中,却忽觉少了些什么。耳边小女孩银铃般的笑声仍在耳边回荡,却唯独少了那抹慈祥的身影。犹记得几年前还是这样的天气,还是一样的日子,太奶奶一手撑着伞,一手拄着拐杖,而我紧紧拉着她的衣摆,在清明时节纷飞的细雨中漫步,边走边听太奶奶背诵唐代诗人杜牧《清明》的诗,这是她唯一会背的,并能理解真正意思的诗,太奶奶前面吟诵一句,我后面鹦鹉学舌般重复一句,虽是有口无心,倒也真背了下来,太奶奶自然是喜不自胜,不厌其烦的为我逐句解说,我时不时的会插上一句“太奶奶路上的行人怎么会断魂呢?”,“杏花村,杏花村在哪里啊?”太奶奶听后,煞有其事给我讲解着,我虽听的似懂非懂,但眼前却也仿佛看见纷纷的细雨之中,一位正骑着驴赶路的路人俯身向路边的小牧童问着什么,只见那牧童一手握着赶牛的鞭子,一手指着不远处静默于雨中的那间草房,那被雨淋的湿湿的草房顶上,一面猩红色的酒幡,在如丝如缕的细雨中,时隐时现。
如今,人还是那个人,照片上的她依旧笑的和蔼慈祥,只不过已是阴阳两隔了,逝去的人虽然不在了,但记忆犹新,仿佛是昨日。剪不断的还是丝丝缕缕的怀念。
坟前,送上一束菊花,那是由思念凝聚成的花,深深地鞠上三躬,敬上三支香,轻轻的磕个头,祝福太奶奶在天堂幸福快乐。
逝者已去不可追,请珍惜眼前人。清明墓碑前,无限的感伤被抒发,而这清明的纷纷细雨,也化作我对太奶奶那深深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