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国读后感字
雪国读后感800字
最近看了一本书,名叫《雪国》。这是我第一次看这种题材的书,没想到给我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雪国》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研究舞蹈的纨绔子弟岛村到多雪的上越温泉旅馆,和当地的艺妓驹子认识了并且发生关系。驹子能跳出很美丽的舞,所以她和岛村有许多共同的话题。虽然他们是主客的关系,但驹子认为岛村是一个充满学识、待人真诚的人,于是他们之间产生了浪漫的感情故事。驹子和岛村相处中,一直是驹子主动的,可能一开始,当岛村以谈话者的姿态进入的时候,她内心就已经情愫暗生了。他们一年只见一次,所以驹子非常珍惜见面的机会,她陪宴也好,醉酒也罢,都不忘每一天去见岛村,哪怕为了躲着人得从偏僻的山路行走、得藏进壁炉里,哪怕她嘴里总说大概没时间过来,哪怕每次只能匆匆来又匆匆别过。她是爱岛村的,即使明白这样的爱无法改变他的过客身份。
,当岛村第二次去温泉旅馆时,在火车上遇见了一位眼睛明亮的漂亮女孩,女孩在照顾一位生病的男子。岛村对这个女孩产生了很好的印象,后来岛村知道了这个女孩名叫叶子,是驹子师傅家的人,被照顾的男子名叫行男,是驹子师傅的儿子,并且师傅曾有意给行男和驹子订婚,驹子是为了给行男赚医药费而成为艺妓。
叶子的结局并不好,她从二楼坠楼了,全文对叶子的描述不多,也能看出叶子是一个有情有意的人。比如在火车上,叶子对行男的照顾,行男死后,叶子每年都会给他上坟。小说中岛村是一个内心极其孤独的人,虽然研究日本及欧洲的舞蹈,但其实并无多大成就,没有固定的职业。虽然岛村对驹子未有任何承诺,甚至在离开时都没告诉驹子何时才回,他们之间的感情却是极其真挚的。这种感情,也许只有寂寞的人才懂。岛村是寂寞的,而驹子也是寂寞的。驹子是一个有情有意的人,虽然驹子对人冷淡,如在叶子赶往火车站告诉为岛村送行的驹子,行男快要不行的时候,驹子坚持要送客人,并且告诉岛村,她不想见行男,不想看一个将死之人,驹子内心却是火热的,不管是出于真心还是为了报恩,驹子为了医治行男沦为艺妓的这份勇气令人敬佩不已。
《雪国》这本小说无较多的故事情节,重在描述人物内心的情感。它所写的男女之情一方面描述了封建社会残留下来的落后的卖淫制度,表现了作者消极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又表达了作者对妇女的同情,描绘了她们纯洁的内心世界。(王驰)
雪国读后感
《雪国》是川端康成的第一部短篇小说。小说围绕岛村和驹子、叶子之间的感情线,讲述了一段虚无、洁净、悲哀的爱情故事。
在开往雪国的列车上,岛村听到叶子那悲美的声音,观察到叶子悉心地照拂行男的样子,被映在火车车窗上的叶子,深深吸引了。
岛村此行是为了看望驹子。
驹子是一名艺伎,很洁净,脏衣篓里是叠好的脏衣服。她还会谈三弦琴,家里摆放着二十多本杵家弥七的三弦琴谱,会在雪国的冬天,对着白茫茫的远山,弹奏出清冽的乐曲。
驹子很爱岛村。为了跟岛村见面,驹子每天要换一套新衣服。驹子营业中,偷空就跑到岛村的房间里聊天。驹子岛村提醒驹子,倘若被坏了名声,将不能继续在雪国营生了。驹子不在乎。她说,大不了换个地方,继续营业。
岛村想跟驹子做朋友,灵魂伴侣,不想有身体上的亲密关系。岛村在雪国疗养时,想找艺伎解闷儿,央求驹子帮忙挑选。驹子不情愿地帮忙了。岛村心里想要的是驹子,发乎情止乎礼,把驹子当成了红颜知己。他深深地同情驹子,照顾驹子生意,止于此。
岛村喜欢叶子。他总喜欢向驹子打听叶子的事儿。目光总是不自觉地落到叶子身上。心神总是被叶子凄美的声音吸引。
行男死后,叶子不知去哪儿,迷茫之际,找到岛村,希望岛村将她带到东京去。岛村拒绝了叶子。甚至认为叶子这一举动简直是疯掉了。岛村怜爱叶子,由同情生出了爱恋,没有升华到责任,止于精神爱恋。
叶子被大火烧死后,像秋天的落叶一样,从二楼坠落的时间里,岛村直勾勾地盯着叶子僵直的身体,浑身痉挛,感到深深的悲痛,悲哀,还有一丝丝侥幸心,希望坠落的不是叶子,是自己看错了。
叶子死后,岛村离开了雪国,并永远不再来了。
驹子和叶子留在了岛村心里。好像小时候看过的风景,凄美的,虚无的,洁净的风景,离开后,成了记忆。每次忆起时,淡淡的凄凉,却不想再见。
岛村回到了妻子身边。岛村爱的是他的细君(妻子的通称)。他一个人在雪国游玩儿的时候,想的是下次可以带妻子一起过来,跟驹子学学三弦琴,聊聊天儿,解解闷儿。岛村在来雪国前,妻子叮嘱他,正是飞蛾产卵的季节,别把衣服挂在衣柜或墙上,会落上飞蛾。岛村每年去一次雪国,给单调的生活加点儿调味料。,他希望能带妻子一起去,希望妻子也能快乐。
平淡夫妻间的相濡以沫,没有激情,没想过未来要去向哪儿,俩人都希望给对方一个幸福的当下。
雪国读书笔记
《雪国》中的徒劳
在《雪国》的这部作品中,徒劳这个词出现了很多次,可以说是这部作品的关键词。岛村、驹子和叶子这三个主要人物每个人的身上都存在着一些徒劳的特质。作者笔下的三种徒劳结合三个人物各自的人物形象所表达的内涵以及其表现形式,是各不相同的。
岛村的徒劳
虽然文中的徒劳多用于描述驹子,岛村才是徒劳这一关键词的中心人物。川端康成从头到尾都是采用的岛村的视角来叙述雪国的故事,所有的徒劳都是透过岛村看到的。岛村自身的形象是一个家境殷实的公子哥,每天虚无度日,无所作为,甚至“对自己也变得玩世不恭起来”。为了逃避现实,岛村开始沉迷于各种美丽的幻象。
幻象是美丽的,而现实是令人失望的,美丽的幻象永远无法成为现实。既然如此,人在现实中所做的所有试图改善现实的努力便都是徒劳的,甚至岛村“以为生存本身就是一种徒劳”,这便是岛村眼里徒劳的内涵。
岛村原本是钟意于日本传统舞蹈的,甚至曾有过“投身实际运动”,推动传统歌舞的改革的想法。当被人怂恿,需要在现实中真正做出改变时,岛村却突然转向了西洋舞蹈。“他所欣赏的,并不是舞蹈家灵活的肉体所表现的舞蹈艺术,而是根据西方的文字和照片自家所虚幻出来的舞蹈。”岛村从未真正看到过任何西洋舞蹈,他所热爱的西洋舞蹈不过只是幻象罢了。从日本传统舞蹈转向西洋舞蹈,是岛村拒绝改变现实,沉迷于幻象的体现,是岛村式徒劳对其自身的影响。
驹子的徒劳
驹子的徒劳来源于对都市生活的向往的对岛村盲目的爱。驹子自小便开始记日记,一记就是十几年。而后又开始写读书笔记,即使只是与文学作品相差甚远的妇女杂志她也都一一做下笔记。即使只是在乡下做艺伎,对于弹琴也从未懈怠过。“,她向往都会之情,如今也冷如死灰,成为一场天真的幻梦”。驹子这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岛村眼里只是一种徒劳罢了,不会对她的人生有任何实质性的改善,再怎么挣扎,驹子也只能是乡下的一个艺伎罢了。
而后驹子将自己对于都市生活的向往寄托在了岛村的身上,从而不可自拔的爱上了岛村。岛村来自于东京,受过良好的教育,并且从一开始便将驹子看作是“好人家的女儿”,想要和驹子做单纯的朋友。岛村给予驹子的尊重和欣赏,给了驹子一种美好的错觉,仿佛自己成为了在都市生活的与岛村平等地位的人。驹子就这样义无反顾的爱上了岛村,她的爱终究是徒劳的。“她对爱情的火一样的热情传导到了岛村身上,却没能让岛村像她一样为爱而燃烧起来”。作为有妇之夫,岛村不可能回应她的爱,而作为男人,岛村也从未爱过驹子。无论是对都市生活的向往还是对岛村的爱,与叶子永恒的幻象化的徒劳相比,驹子的徒劳都深深扎根于现实生活的,现实性的徒劳。
叶子的徒劳
叶子的形象是空灵的,自身便带着一种虚幻美,仿佛是超现实的存在,是“岛村幻想中心灵的一片净土”。叶子将岛村试图唤回的真诚发挥到了极致她对弟弟真挚的关心,对行男全身心投入的,无微不至的照料。叶子第一次用她那“清澈悠扬,美得几近悲凉”的声音呼唤站长时,她那真挚的、“盎然有余”的情义就吸引了岛村。
叶子对于岛村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岛村一直对叶子心存敬畏,不敢过多接近。叶子的纯善对于岛村的空虚、麻木的内心是一种强有力的审判。“她无言而‘尖利地’一瞥,也会使岛村感觉到一股穷视灵魂的穿透力。”在行男死后,叶子全身心投入的情感便也没了归所。就在她打算与岛村一同前往东京开始一段新的生活的时候,一场大火夺取了她的生命。死亡并不是是她生命的终结,是死亡完成了她的内在生命的变形过程,是死亡让叶子的美成为了永恒。叶子作为岛村心中理想化的存在,以死亡的方式脱离出现实之外,成为了最美的永恒的幻象,给予了岛村式徒劳最强烈的震撼。“当他(岛村)挺身站住脚跟时,抬眼一望,银河仿佛哗地一地,向岛村的心头倾泻下来。”
《雪国》以岛村的内心空虚、迷恋幻象的徒劳出发,看到了驹子对追求都市生活和爱情徒劳的付出,最终见证了叶子以死亡的形式成就了最终极的徒劳即从现实脱离成为永恒的美丽的幻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