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字

初中作文 2023-01-14 15:34中考作文www.ettschool.cn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800字

  一提到心理学,你可能最先想到的是弗洛伊德,和他的著作《梦的解析》,以及精神分析学派。其实弗洛伊德有一个徒弟,开始跟着他学习精神分析,由于与弗的看法产生分歧,于是自创了一门心理学自我发展心理学。并由此发展出了一门哲学。

  他就是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以及用他名字命名的哲学阿德勒哲学。

  请赐我宁静,去接受我不能改变的一切;赐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一切;并赐我智慧,去分辨两者的不同。

  你之前可能没听过,自我发展心理学和阿德勒哲学。上面这句话你应该有所耳闻,其就是阿德勒哲学的典型体现。这个哲学是教我们如何面对未来改变现状,而不是一直沉溺于无法改变的过去的学问。

  而《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就是阿德勒哲学最好的入门书籍,没有之一。

  你可能会问,市面上讲阿德勒哲学的书多了去了,为什么偏偏是这本呢?

  我有两个理由

  一是这本书不故弄玄虚,把高深哲学深入浅出的写出来了,读起来容易理解,不晦涩。

  二是采用一个困惑青年与智慧老者的对话结构,符合日常思维习惯,读起来流畅,不乏味。

  人们先获得进步,才能获得幸福,达到自由,而阿德勒会告诉你,这是错的,而正确的路线则是,先获得自由,然后获得幸福,才是进步,是不是很颠覆,看了书你就知道了。

  下面关于阿德勒哲学的一些金句,如果你对这种强人哲学感兴趣,建议从《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开始

  1、阿德勒哲学认为人生并不是一条通往某个目的地的线——人生是无数个“点”的连续

  2、一条强人路线自由-幸福-进步

  3、自由就是不受驱使。既不被别人驱使,也不被自己的欲念驱使。换句话说,就是你不能是一个工具

  4、自由不再担心别人的认可,这也就是“被讨厌的勇气

  5、幸福来自人际关系的高级状态,叫做“共同体感觉”

  6、人际关系的出发点是课题分离,人际关系的终点则是建立良好关系,也就是“共同体感觉”

  7、课题分离解决自由的问题,共同体感觉解决幸福的问题

  8、建立共同体感觉三步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1000字

  《被讨厌的勇气》是一本介绍关于“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心理学书籍。该书以青年与哲人对话的形式,探讨了一系列问题,如“我们的不幸在自哪里”、“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里”、“如何获得幸福”、“如何处理人生的课题”,给出了阿德勒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

  不同于弗洛伊德与荣格的“原因论”(通俗来说,是指一切的结果都是过去的原因导致的),阿德勒则认为一切的行为都是基于我们的目的产生的,我们的不幸都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真正对我们有影响的,不是过去所发生的客观事实,而是对客观事实我们所投射的主观看法。井水的温度是恒定的,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都是10摄氏度,可在夏天的时候我们觉得它清凉,冬天觉得它温暖。它的温度没变,可是我们的主观感受变了。所以当事情发生已经成为既定事实,如何看待它,就成了将会影响我们行为的主观问题。要去温暖地拥抱它,还是冷漠地疏远它,这就成了我们自己人生的课题。“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我们总是不可避免地对他人抱有期待的。我们希望自己受到他人的喜欢,受到他人的认可,也,我们逐渐地在他人的王国里沦落。阿德勒则告诉我们,追求别人的认可欲求是我们烦恼的来源,我们把别人的认可这个别人的议题,误当作了自己人生的议题。我们为自己没有达到别人的期待感到不幸,为自己没有做到别人理想中的自己感到痛苦。,我们在别人的王国里小心翼翼地乞讨,并以此为荣耀。

  如何获得幸福?阿德勒的答案是进行课题分离,搞清楚哪些是自己的事情,哪些是他人的事情。这不是在疏远人际关系,相反,这是在寻找人际关系新的入口。在完成课题分离的基础上,做到“他者信赖”,把别人当作是自己的伙伴,不去干涉别人的决定,只要给出中肯的意见即可。,做到“他者贡献”,当你把自己和别人建立起共同体的感觉,为这个共同体做出自己的贡献,便可以从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这种价值感不依赖于他人的认可,而是纯粹基于自我内心,就能够获得真正的幸福。

  回过头来,这本书为什么会取名叫做《被讨厌的勇气》。是因为作者认为阿德勒的哲学是基于勇气的哲学。怀抱勇气去面对过去的不幸与痛苦,拥有勇气去接受生命的平凡,不去追求别人的认可,即使这份勇气被讨厌。因为人生就应该是这样,人生没有地图,我们一路走,一路被辜负,一路点燃希望,一路寻找答案。

  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剧本——不是你父母的续集,不是你子女的前传,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希望每个人,都能够拥有那一份被讨厌的勇气,珍惜当下的力量,在每个日子里起舞。(苏捷)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

  很少有这么一本书,看的时候想极力否认“怎么可能开什么玩笑,我不信”,但鼓起勇气看完后,又会觉得他好像是对的。他把行为撕碎,露出人内在的心理需要,赤裸裸血淋淋,你才发现自己也被骗了。而这本书的核心就是带你一步步认识自己,获得被讨厌的勇气!

  阿德勒有3个重要的心理学观点,贯穿了全书

  01、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而对过去的看法才决定你的人生。

  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比如你在咖啡厅看书,服务员把咖啡洒在你新买的衣服上,你忍不住发火吼起来了。按常理说,是因为服务员的行为引起了你的愤怒情绪,没毛病吧【原因论】。但阿德勒认为你是为了大发雷霆这个目的而制造了愤怒情绪【目的论】。

  思路是这样的你想通过大发雷霆来震慑服务员,进而让对方认真听你的话,为了这个目的,你捏造了愤怒的情绪。即便你不大声斥责,服务员可能也会道歉给你擦擦,你也预料到接下来的行为,但为了快点引起对方的重视,你选择了愤怒这种方式。“怎么可能,那会哪有时间,怎么可能思考选择”。确实,情绪肯定不是思考得来的,但它是一种可放可收的手段,如果这时候你喜欢的人/领导突然出现了,你还会愤怒的大吼大叫吗?不一定了吧!也就是说那一刻的愤怒情绪是可以控制的。

  很多时候我们认为的原因其实是目的,是为了逃避或呈现更深层需求而伪装出来的挡箭牌。正视痛苦和恐惧,心理学上有一种疗法叫“延迟暴露”,反复回忆过去的经历,时间长了会减少它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就是改变赋予它们的意义。人们常常下决定“不改变”,这样就可以为自己的现状找理由。很多人想做的事一直没做,实际上是想保留一种“如果做的话我也可以”的可能性,即不愿出去被人评价,更不愿去面对失败的现实,只想活在“只要有时间我也可以、只要环境具备我也能”之类的可能性中,或许再过5年或者10年,又会开始使用“已经不再年轻”或者“也已经有了家庭”之类的借口。

  想一想,多少人都是这样的!面对变化产生的“不安”与现状带来的“不满”,大多数人选择了后者。

  02、理想的人际关系,是我爱你但与你无关,聚焦于自己的课题。

  阿德勒认为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任何烦恼都会有他人的因素,而且在人际关系中不可能不受伤。

  ,聊聊自卑感,也就是对自己的价值判断。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我们之所以自卑,是因为对周围人抱有竞争意识,凡竞争必有输赢,那就势必会产生自卑感,长期下去就容易产生自卑情结/优越情节。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无法真心祝福过得幸福,或无法祝贺亲朋好友取得的成就(有也无可厚非)。这是因为站在了竞争的角度来考虑人际关系,把他人的幸福看做我的失败,所以才无法真心祝福。把自己从竞争比较的怪圈中解放出来,正视自己的价值和成长。

  然后,人生三大课题交友、工作和爱!

  ,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

  怎么分辨?只需考虑“某种选择带来的结果最终由谁来承担”。不要害怕被讨厌,有人不喜欢你,并不是你的课题。,也不要过多干涉别人的课题,比如父母为孩子做决定。

  03、过好当下,是生活的真谛!

  (1)自我意识过剩,反而会束缚自己。

  一味在意“别人怎么看的生活方式其实是关心我的“自我中心式”生活方式。担心自己出糗,担心说错话,担心别人怎么看我,都属于自我意识过剩。怎么调整呢?把对自己的执著变成对他人的关心,有3个方面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自我接纳诚实的接受自己,承认自己的不完美。这个容易和自我肯定混淆,简单来说,自我肯定是对60分的自己说“这次运气不好,我一定能拿100”,自我接纳是“诚实接收60分的自己,并思考如何接近100”,不必悲观,关注可以改变的就行。他者信赖在相信他人时不附加任何条件(无条件相信)。这点很难,需要熟练掌握课题分离。他者贡献为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手段,即“我对他人有用”。

  (2)甘于平凡的勇气

  人具有“优越性追求”的普遍欲望,希望引起他人的关注,脱离普通状态,成为“特别的存在”。就像登山,总想着到达山顶,但没能到达山顶呢?该怎么办?这是对人生一种“线”的理解,阿德勒建议我们把人生理解为“点的连续”,也就是说,人生是在每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的连续的刹那。所有的人生不是终结“在路上”,只要跳着舞的“此时此刻”充实就已经足够。人生很简单,要认真但不深刻!

  对人而言,最大的不幸是不喜欢自己。阿德勒给了我们“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的建议,如果“我”改变,“世界”就会改变。

  阅读这本书,就是不断推翻认知并重新思考的过程,书中有很多新颖的观点,能真正理解并受用还需要多年的实践!(辛林霖)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