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

初中作文 2023-01-14 15:34中考作文www.ettschool.cn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

  假期已接近尾声,进入了收心阶段,为新学期的开始做好准备。在假期的读书活动也已进入书写感悟阶段,身为幼儿教师的我,虽然接触了一些前沿的教育理念,,在阅读了《捕捉儿童的敏感期》后,才使我对敏感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使我深深的意识到,每个敏感期的发展对孩子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在阅读此书时,我边看边与班中幼儿或者是女儿的情况与书中介绍的情况进行对比,脑海中再现着种种“令我头疼的事件”。一般的小孩出生后就会把手放到嘴里,而女儿一直是小手离嘴巴远远地,受家庭以及社会理念的影响,我还庆幸女儿从小就讲卫生,没想到,到了中班,反而是经常把手放在嘴巴里,为此经常挨骂,越大越不讲卫生。至此才知道,原来是女儿迟到的手的敏感期才补上来,我的不断阻止,不知给女儿造成了多大的伤害。

  “秩序的敏感期后,儿童形成了一种秩序的内在模式,一旦成人破坏了这一秩序,儿童就会哭闹、焦虑,表现出不可逆性”。当我看到这句话时,我第一时间想到了之前中班的一名男孩子,如果一件事没有按照他的想法和意图去办,他的情绪就会产生剧烈的变化,发脾气、哭闹,非常难以变通,有时会到难以理喻的地步。这些都被我们这些成人定义为“任性”、“胡闹”,殊不知,他是到了执拗的敏感期。

  作为一名幼儿老师,我们每天都会不断地听到孩子们的“告状声”,“老师,XX打了XX小朋友”“XX拿了别人的东西”……我曾经为这些“告状声”苦恼,也曾经为这些“告状声”应付。如今才知道,儿童和成人不同,成人大都有别人的闲事不管的心理。而孩子天生就有内在的秩序感,他喜欢遵守规则。只有儿童和一些保持了这份美德的成人,才会把规则融入生命。如果儿童内在的秩序以及外在环境的秩序被权威替代,那么决定孩子内心的就是成人。儿童就会产生惧怕的感觉,这种无序的环境是儿童丧失了安全感,最终,这种环境会培养和滋生出懂得丛林规则的孩子,人格就会沦落。

  孩子的成长伴随着一个接着一个的敏感期,我们应学会耐心等待孩子,会为孩子的完美需求提供理解和支持,会为孩子的每一种状况欣赏和陶醉,为孩子们开拓一个崭新的成长环境。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书笔记

  在工作生活中,当遇到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时,自己虽有不解,但却未曾真正的去认真思考了解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仅仅只是想想,心中的疑惑未曾得到半点解答,直到我遇见它教研培训会上,李玥杉老师为我们分享的《捕捉儿童敏感期》一书。虽之前有粗略的读过,终究是不解其中真谛,而今是如获珍宝,细细品位其中内涵,悔恨初见之怠慢。

  轻抚书页,闻着墨香,欣喜地发现孙瑞雪老师对一些主要敏感期的专门阐述,如“儿童在用手思考”“空间、时间的敏感期”“人际关系的敏感期”“婚姻敏感期”等。认真研读后,曾几何时盘梗在我心中的疑问,如同缕缕清风,将这些疑问一一吹散,为我拨云见日。这本书给了清晰的答案,为我展示了一幅多姿多彩的生命的画卷,让我对幼儿的生命发展有了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也使我更加静下心来深入细致的思考自我,提升自我,突破自我。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在儿童日常行为、大量儿童的案例中出来的育儿理念,以蒙台梭利教育理论为基础,延伸出来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日常教育方法。本书收录了200多个孩子(0~10岁)敏感期的真实案例,大规模、全面深入地揭示敏感期这一生命现象,引领读者了解儿童成长的规律,破解儿童内心的秘密。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

  案例分享

  在读这本书以前,我知道人的发展有一些敏感期。比如语言敏感期、动作敏感期、绘画敏感期、音乐敏感期等。儿童在敏感期到底是什么样子?各个敏感期分别在什么时候到来?怎么判断孩子处于生命敏感期?孩子敏感期到来时,父母应该做些什么?对于这些非常现实的问题,我几乎一无所知。阅读了本书后,并与自身工作生活中遇到案例相结合,令我茅塞顿开,真正领略了书中自有黄金屋的真谛。

  案例一口的敏感期

  在我们的生活中,时常会看到襁褓中的婴儿,会时常将手放进嘴里不断吮吸着。小侄女,现年2周岁,在其半岁前,时常回家总会看到她很专注的将手往嘴里放,而且还会发出很大的“吧唧”声,这时身边的大人也包括我自己,看到后就会一边说着“不卫生,不干净”,一边将孩子的手从嘴里拿出来,这时会发现刚刚还可爱的乖宝宝,瞬间变成爱哭鬼。

  当我看到这一幕时,只是会拍拍孩子,安抚一下孩子的情绪。没过一会,再看孩子,她仍在不断努力的将手送入自己的小嘴巴。为什么刚才吃着小手安静快乐的宝贝,把手取出后,瞬间恼怒起来了呢?虽然自己有过思考,但未曾真正的了解过吃手行为背后的原因。直到我看了《捕捉儿童敏感期》一书后,书中提到的口的敏感期中的案例,使我思绪全开,也使我更清晰地认识孩子,了解孩子,更给我今后科学有效地育儿生活指明了方向。

  孩子吃手,这是她用口发展和独立口的功能,使用口来认识她自身,她要认识甚至是唤醒自己的身体,她透过这样的吮吸来把手解放出来,用口来认识这个世界,她手的感觉是这样开始的,她的世界也是这样开始的。

  儿童口腔敏感期在半岁左右来临,婴儿要使口的功能建立起来,才用口来认识世界。口不仅仅用来饮食,在最早先,口肩负着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用它来唤醒身体的其他部分,并且用它来认识外在的世界。关注幼儿敏感期,至关重要,当婴儿畅通无阻的度过了一个敏感期时,他就走过了一个发展的台阶,这给婴儿带来了愉悦和持续性的满足,也释放出了婴儿生命中的能量。

  案例二空间、时间的敏感期

  在户外活动时,孩子们都非常喜欢玩滑滑梯,好些孩子总喜欢在滑滑梯下面的空间来回穿梭,玩着各种游戏,十分开心。作为老师总是怕孩子们来回跑不注意,会碰到头或者摔伤,甚至时有打断孩子们的游戏。

  看完《捕捉儿童敏感期》中关于空间、时间的敏感期后,深刻地认识到孩子们原来是通过滑滑梯下面的空间,感知空间,建立空间意识。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有承受危险的心理力量,我们应该给孩子爱和自由,所有的孩子在这个年龄段都会有这样的需求,空间敏感期对空间的探索,是儿童一个自我创造的过程、一个突破极限的过程。

  案例三婚姻的敏感期

  班级中(中班)的两个小朋友(4—5岁),一一(女)和左左(男)。一段时间里,他们两个总会互相说着“长大了,我要和她/他结婚”“长大了,我要嫁给他”“长大了,我要娶她”。

  儿童时期是一个纯粹的情感培养和情感发展的过程,让儿童在童年顺利度过婚姻的敏感期,将为孩子成人后的婚姻关系奠定基础。无论是父母还是教师,都应重视儿童的婚姻敏感期。婚姻敏感期实际上是儿童最早开始涉及成人世界的道德问题,当孩子的婚姻敏感期到来时,我们应该高兴,因为我们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为儿童建立更好的婚姻观念,为儿童建立更好的爱的观念和丰富的情绪。

  金句分享

  孩子的心是细腻的,只有当我们尽可能细腻起来的时候,才会有机会感受到孩子细腻美妙的情感溪流。

  我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让儿童学习他年龄不能承受的东西,用成人的学习方法和强制手段给孩子灌输知识。

  妈妈们叫孩子时很少先观察一下孩子正在干什么,谁知道有多少个宝贵的瞬间就被这样打断了。

  弥补敏感期需要条件,需要爱和自由的环境……在爱的包容下,被压制过的儿童会获得心理上的疗愈;在自由中儿童逐渐放松和解放,逐渐打开自己的心智,走向正常。

  对于孩子来说,任何所学的知识,一定要被使用在生活中,这个实践的过程便是内化的过程。

  读罢此书,意犹未尽,进入幼教行业快六年了,期间遇到过不同类型的孩子,由于自身经验缺乏,在孩子们出现一些看似奇怪的行为后不知所措,也不知道如何更科学地引导孩子们。当我读了这本书后,对之前遇到的很多问题都找到了答案。当我们遇到一些看似很奇怪的行为时,如果能够心平静气地站在孩子们的角度来看,其实没有什么。只是我们常常会用成人的标准以及眼光去评判一个孩子的行为。顺其自然,让孩子们慢慢去度过他们的特殊时期,适时引导,及时指正。这本书浅显易懂,大量的案例分析以及建议可以很好地转化为自己的经验。也希望自己今后能更了解孩子,懂得更尊重孩子,在孩子做出不理解的事情时,不再是阻止,最起码知道为什么。

  感知儿童的敏感期,了解和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为儿童顺利度过敏感期做出努力。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800字

  最近一段时间,我读了一本书,它的名字叫《捕捉儿童敏感期》,该书收录了一百多个孩子敏感期的真实案例,通俗易懂,而且作家还针对每个不同个案作了点评,全面深入地揭示敏感期这一生命现象,引领读者了解儿童成长的规律,从而使孩子顺利通过敏感期,让每个孩子在爱和自由中健康成长。

  敏感期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会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六岁前儿童会出现的各种敏感期,在敏感期阶段,儿童接受某种刺激的能力是异乎寻常的。儿童对某种事物的特殊感受性一直持续到这种感受需求完全得到满足为止。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敏锐的把握住这些敏感期,适时地从各方面促进儿童的成长。相反,如果忽视了幼儿的敏感期,一味的按照我们自己的规划去安排孩子学习我们希望他掌握的知识,只会让教育南辕北辙。假如这种情况始终得不到改善,将为孩子成年后会有各种心理问题和行为障碍埋下隐患。

  对于幼儿的一些不正确行为,我们不要一味的去指责孩子,而要深入去了解这种行为出现的原因,做好引导教育,帮助幼儿一起去改正,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教育的目的。比如,大多数家长都为孩子小时候咬东西甚至“咬人”烦恼过,其实这是孩子正处在用舌头、牙齿探索环境的敏感期即“口腔敏感期”,大人应当给予合理的指导帮助孩子度过这一敏感期,提供一些可以咬的、尝的、干净的食物或牙胶、磨牙棒之类的物品来满足孩子口腔的味觉和触觉,假如限制过多欲望得不到满足,咬皮肤就会成为替代,也就极有可能出现孩子咬人的现象。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紧密配合,家长应该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孩子的教育工作,与老师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家园携手共同教育,为孩子顺利通过敏感期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捕捉儿童敏感期》的确是一本很好的育儿书籍,我看了之后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在幼儿敏感期如何进行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有了深刻的认识,对家长工作的开展也有很大的帮助。通过阅读我希望能学以致用,在工作中对家长提出的疑问提出正确的分析和建议,共同努力让孩子在充满爱、充满快乐自由的环境中成长。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