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山伯爵的读后感字
基督山伯爵的读后感800字
刚刚看完《基督山伯爵》,意犹未尽,还想再把书读一次!
书的结尾告诉我们“人类的全部智慧包含在五个字里面------等待和希望”。
回顾整个故事,是唐泰斯作为水手在海上航行时期望与父亲团聚,与梅尔赛苔丝在一起的等待;是唐泰斯被陷害、被利用、被剥夺爱情与亲情,从而被关在伊夫堡黑暗地牢里,渴望自由和幸福的等待;是唐泰斯从“墓地里”爬出来重获自由后,心中累积的愤恨通过复仇得到宣泄与平息的等待……
在这漫长的等待中,尤其是在黑暗地牢里那漫无边际的恐怖中,不只是等待,还有很多次的绝望,以至那样一个拥有明亮眼睛的,体格矫健的年轻人走上了绝食自杀的道路,那是一次次等待,一次次希望,而希望又一次次落空之后,心底的绝望……
黑暗的地牢只有微弱的透气孔,狱卒来送饭都得打着火把,囚犯单独关押,看不见其他一个人,只有一些牢狱里活动的小动物发出一些声响,这里没有几年几月几日,没有白天黑夜,没有提审,就只有在订婚宴上被莫名带走,然后莫名关在这里。没有理由,没有期限,没有申辩,没有光亮,没有时间,怎会不发疯呢,怎能不绝望呢?
好在在最绝望的时候,在等待了12年后,仁慈的天主给他打开一扇了希望的门,这确切的说是一个地下通道的道口,在这个通道的另一头是一个给予他智慧知识财富自由的可敬的老人,唐泰斯把他叫做自己的再生父亲,别人却把他叫做“疯子”!
在关押了14年后,唐泰斯重获自由,他找到了基督山的宝藏,为曾经照顾他父亲的、为唐泰斯奔走的、好心的莫雷尔船主偿还了所有债务,也救了这个船主一条性命;他找到了陷害自己的人,买下了基督山,化身为基督山伯爵,走进巴黎,开展复仇计划……
这种复仇其实可以很简单,因为著名的路易-万帕大盗都对基督山伯爵极为服从,但他没有,他只是把这些人这些年的罪行用智慧的方式揭露出来,用正义来惩罚他们,最终,3个陷害他的人,一个自杀,一个疯了,一个从银行家落到了平民,但得到了基督山伯爵的宽恕,没有被饿死……
梅尔赛苔丝已经不是原来的梅尔赛苔丝了,她已经过去了,伯爵的心里又终于可以爱了,他带着崇拜他的海黛,漂然走向远方,把在巴黎的别墅,基督山岛的财富都留给莫雷儿船主的儿子,他视为自己儿子的人,他从那里总能体会到幸福的人,他轻松的去过属于自己的生活了……
他等待了将近15年,终于完成了目标。
所以在你等待时,不要放弃希望,未来皆可期……
基督山伯爵读后感1000字
迄今为止看过的长篇幅的一本书之一,一共上中下三册,每册都超过500页,印象不是很准确了,《奇鸟行状路》好像是700多页,《1Q84》可能更长。不过无论如何《基督山伯爵》肯定是很长篇幅的一本了。在陪小孩钢琴表演、写作业等间隙读了有3周左右,终于将整本书看完,感觉还是要多读名著。我们再怎样努力,一生读的书总是有限的,有人统计过,一生读2000本书已经是非常可观的数量了,选好这2000本很重要。而名著是经过沉淀和众多读者品鉴过的,质量有所保证,不会白白浪费我们的时间。
《基督山伯爵》是大仲马的代表作,叙述的故事来源于类似的案件,故事涉及到了西班牙、意大利和法国三个地方,对每一个地区的风俗人情都有比较详细的描述,有巴黎的贵族生活、议院、意大利的狂欢节,我们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中为我们详细的叙述了三个地域的代表风俗,虽然没有到过罗马,但也能够在书中真实的领略和感受到罗马的生活。对巴黎、马赛也是如此,将当时的建筑、以及香榭丽舍大街、歌剧院、郊区别墅等都有所描写,而且将其代表的阶级、财富都充分的展现。正是这种描述,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读书感受的风景,有时还大于走马观花的旅行。可以说通过主人公的经历,让我们进行了罗马、巴黎的深度游。而能够以多个地点来讲故事,需要作者具有这样的经历、具有这样的观察力和思考力,这也是很多长篇小说的弥足珍贵之处。
《基督山伯爵》还涉及到了真实的历史事件。拿破仑的百日复辟,以及当时的革命党、保王党之间的复杂斗争,也谈到了厄尔巴岛、海上走私等等,不仅让我读起来更有趣味性和浸入感,也让我们从一定程度上了解了那段法国历史。长篇小说的价值就在于多样性,有人在品《红楼》时统计了一下,说书中描写的植物和花卉有上百种,而且每一种都有非常精准的描写,足以证明曹雪芹的知识面之光和观察力之深厚。而《基督山伯爵》将故事融入到大的历史背景之中,也在局部还原了历史。
对人物的刻画相当鲜明。故事中对出场的人物无论是外貌描写、语言和动作的刻画都入木三分。从嘴角的讥讽到目瞪口呆的震惊,从手指的颤抖到坐姿的调整,将故事中人物的细微动作一一呈现。语言有镇定自若沉稳有加的--基督山伯爵后期的语言,与其性格和处事风格完全一致;有无比浮夸和矫揉造作的--当格拉尔夫人、维尔福夫人的语言,与其爱慕虚荣和贪婪相吻合;有谦虚有加热烈奔放的--莫雷尔一家人的语言,与他们充满爱心感恩和信守承诺是一致的……整本书中,每位出场人物的性格前后完全一致(除了基督山伯爵前后转变),让人在读起来完全没有违和感,觉得这句话就应该是他说的,这件事就应该是他做的,说明了作者对于整篇小说有一个非常严谨的构思,对细节也有了非常谨慎的布局。
情节张力很强。个人经验一般侦探小说会让人欲罢不能,这也是最近东野圭吾非常畅销的原因,因为一个个悬疑吸引读者产生想知道结局的愿望,所以拿起来就很难放手。其他类型的书籍则很少有这样的感觉。但我读了《基督山伯爵》时,也有一种抽空就看一段的劲头,故事情节非常具有张力,让人就是急于一窥究竟的愿望。费尔南怎样身败名裂、当格拉尔怎样破产、维尔福如何崩溃成疯子,其中有着诸多曲折。而且是一环一环、一步一步的发展成这样的结果,在这一环、一步中又夹杂了他们个人的多次选择,而这些选择都是他们一贯性格的体现。例如费尔南两次出卖恩主、当格拉尔始终狡诈贪婪、维尔福的选择永远是自私和无情。而几个人的结局从更大的程度上都是因为自己的性格导致的,小说可以从另一方面说明了性格决定命运。很多人都将小说直白的说成基督山复仇记,我倒觉得基督山伯爵复仇仅仅是一个引子,真正导致几人悲惨结局更多的是因为他们的性格使然、他们的行事使然。
书中也表达了做人的品质很重要。整本书中几名行事自私的、贪婪的、狡诈的、虚荣的最终都受到了惩罚。而善良的莫雷尔一家,则幸福快乐。虽然并没有直接说我们要有有个好品质,但从书中的叙事来讲,就是倡导我们善良的生活,对他人和社会要充满爱心。从基督山伯爵身上,我们还看到了知识的重要性,正是因为其在狱中学习了诸多知识,才能够对各种事情都有所了解有所预判。而且整个过程中,他的冷静与坚持,使得他在各项活动中均成竹在胸。正如村上春树书中的主人公多数都生活健康、爱好健身一样,基督山生活非常节制和张弛有度,我们同样可以从其身上效仿这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还有一个比较理想的结局。按照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话来讲,书籍都需要有个好结尾。不然我们看了很久,然后合上书本后留下了郁闷,而不是愉悦,书籍的初衷就有问题,《基督山伯爵》确实值得一品。
基督山伯爵简介
《基督山伯爵》是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的代表作。它讲述了19世纪法国皇帝拿破仑“百日王朝”时期,法老号大副爱德蒙·唐泰斯受船长委托,为拿破仑党人送了一封信,遭到两个卑鄙小人和法官的陷害,被打入黑牢。狱友法利亚神甫向他传授各种知识,并在临终前把基督山岛上埋有一批宝藏的秘密告诉了他。唐泰斯越狱后找到了宝藏,成为巨富,从此化名为基督山伯爵(水手辛巴德、布索尼神父、威尔莫勋爵)后,经过精心策划,报答了恩人,惩罚了仇人。
作者大仲马的小说多达百部,大都以真实的历史作背景,以主人公的奇遇为内容,情节曲折生动,处处出人意料,堪称历史惊险小说。异乎寻常的理想英雄,急剧发展的故事情节,紧张的打斗动作,清晰明朗的完整结构,生动有力的语言,灵活机智的对话等构成了大仲马小说的特色。其中最著名的是《三个火枪手》(旧译《三剑客》),《基督山伯爵》。大仲马被别林斯基称为“一名天才的小说家”,他也是马克思“最喜欢”的作家之一。
《基督山伯爵》这部小说以基督山扬善惩恶、报恩复仇作为故事发展的中心线索,主要情节跌宕起伏,迂回曲折,从中又演化出若干次要情节,小插曲紧凑精彩却不喧宾夺主,情节离奇却不违反生活实际。全书出色地运用了“悬念”、“突发”、“发现”、“戏剧”等手法,在叙述上有较大的叙述密度和复杂的人物关系。这一切都使这部小说充满了叙述的张力,洋溢着叙述本身所产生的美。
《基督山伯爵》的艺术特点,代表了优秀通俗小说的成就。一是情节曲折,安排合理;二是光怪陆离,熔于一炉;三是结构完整,一气呵成;四是善写对话,戏剧性强;五是形象鲜明,个性突出。这五大特点让这个小说被公认为通俗小说中的典范。
基督山伯爵是一个我非常喜欢的人物,他敢爱敢恨、豪爽气派,又聪慧过人。由于饱经沧桑,他对任何事都格外的执着。基督山伯爵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完美的形象,他并不是凭空捏造,他蕴藏了部分作者对自己的写照,他刻画出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当时社会对作者的影响。这部小说出版后,很快就赢得了广大读者的青睐,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出版,在法国和美国还多次被拍成电影。如今它仍在世界各国流传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