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脂球读后感字
羊脂球读后感800字
与此书相识于初中。同桌阅读时那义愤填膺的表情,仿佛此刻又浮现于眼前。那年暑假我匆匆看完了它。后来,我还去了解了作者-莫伯桑先生。
这位法国典型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以尖锐讽刺的笔触,透过《羊脂球》揭露了那个时代的许多丑陋的社会面貌。
人性的善恶、真假、爱恨、恩仇,人生的阴暗和阳光,人物的平凡和伟大……都可以在这里找到。阿莫先生、羊脂球地位卑微的小人物和所谓上流贵族的对比烘托,让读者充满悲愤共鸣。一个个“平凡英雄”。刻画得栩栩如生,她们的命运虽是那么不幸,但放出的光芒却是那些上流贵族所不及的。
小说中的“羊脂球”让我最为震撼,也许和所有读者一样,基于主人公的身份,无法和她的行为大爱画上等号而好奇……
今天品读,除了那份悲愤还在之外,又多了另一些心得,或许不同的心境,不同的年龄。看到东西都不一样。
我觉得世俗的偏见,人们的眼光更是插在羊脂球身上的刺刀。
刺得她无法自尊的活着。她留下的无助的眼泪与默默无声的抗议,像如一把刺刀深深插在人们的眼睛上。狠狠的回复世俗的的偏见。
张艺谋导演的《金陵十三钗》中,那些自愿替换学生的,毅然决然的代替学生踏上那辆无归路的车女同胞们何尝不是中国版的羊脂球………为大爱牺牲自我。用生命换取自尊。
她们都是多么希望得到善意与被接受。
《芳华》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个始终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识别善良,也最能珍惜善良”,可恨的是那个时候,世俗的眼光给他们珍惜的机会都没有。面对敌人。面对家仇国恨。他们一个个平凡的小人物却谱写了人生的乐章。绽放了她们的光芒。
就像余秋雨所说“再小的个子,也能在沙漠上留下长长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让历史吐出重重的叹息。”
看看生于国盛民昌,而于昨天走上街头闹事的港独分子,对比羊脂球这些女性,我都替他们害臊。
俗话说“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经典为鉴可知优劣”。作为时代新青年的我们,应该多读书,读好书。像《格言联璧》所说,“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让我们与良友为伴,与故人同行,摆脱傲慢与偏见,以宽松与善意接人待物,以爱国主义精神在新时代写下我们的篇章。(潘颖)
羊脂球读后感
“羊脂球”不仅仅只是一本书的书名,也是一个人的名字。这是一个特殊的人,她总会有着与其他人不一样的行为,因为在她身上,可以发现许多的优点。最令我欣赏的却是羊脂球助人为乐,舍己为人的精神。也许大家对这老套的意见没什么看法,但我认为,这是值得一提的!
在从法国前往德国的过程中,大家几乎看不到一个可以歇息,可以吃饱的地方,就连个闪光灯都没有,有的饿的已经快死了;有的累的已经在了地上…而在这时,羊脂球动心了,她实在不忍心看到与自己坐在同一车厢的人就这样被折磨死,她拿出为自己这几天的旅行而准备的食物,分给了大家,在生死关头救了无数人的命。在这生与死的交接口,谁都希望得到一份爱来养活自己,羊脂球就是提供爱的人,要知道那时会有多少人感谢她的救命之恩。羊脂球舍己为人,助人为乐的精神实在是难得。她完全已经不在乎自己了,只要救活別人,再怎么样牺牲自己她都愿意,她给了自己素不相识的人鸡腿,给了他们水果;更令我感动就是她竟然用更多的食物去救活她的仇人。可以看出,什么仇人、陌生人,羊脂球都把他们看作自己的亲人,为他们作贡献,自己却什么也没吃。当今的社会上像羊脂球的人并不多见,大家总是一个劲地说助人为乐,舍己为人,却很少人有过实际行动。这些人实在是可恶,说到却不做到,他们如果真的能奉献点什么,那就会带动所有人去帮助别人,这样,生活才会更加美好。也让我们每个人深思如何让“助人为乐,舍己为人”落到实处。
所以生活中不能缺少八个字“助人为乐,舍己为人",哪怕却少ー个字,那世界就会不美满。(刘诗泽)
羊脂球读书笔记
“对祖国神圣的爱,快来指挥,支持我们复仇的手!自由,亲爱的自由啊,快来跟你的保卫者一起战斗!”这支《马赛曲》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情怀,可是莫泊桑将它引用在他是小说《羊脂球》的结尾处,讽刺的意味太过明显,不得不引人深思。
《羊脂球》这篇小说讲述的是,在普法战争时期,妓女羊脂球与其他九个道貌岸然的资产阶级人物一起坐马车逃往勒阿弗尔港避难。得知其他人没有准备路上吃的食物时,羊脂球将自己预备三天行程中吃的食物贡献出来,分给了大家。这一举动立马得到了所以人语言上的尊敬,对她的称呼也从“妓女”变为“太太”。到了旅店,由于羊脂球不愿意和敌人德国军官睡觉,他们一行人被一个德国军官扣留下来。,众人用大义之情、为国牺牲的道理劝说羊脂球,最终她与那个侵略她的国家的德国军官有了一夜。在羊脂球为其他人牺牲自己后,换来的却是所以人的蔑视和嘲笑,众人也不愿意将自己的食物分给没来得及准备干粮的羊脂球,她只能在马车里呜咽。很现实很悲凉的故事,一个处于社会最底层、受人歧视的妓女尚且怀有爱国之心,而那些自诩上流社会的人物却为了自身利益,毫无怜悯之心,甚至贬低自己的国家,让人感到五味杂陈。
多么讽刺的故事啊,莫泊桑不愧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短篇小说大师,一篇《羊脂球》写尽了人间善恶,揭露和鞭挞了资产阶级的偏见。小说中最令我动容的一句话是,“一个妓女因为附近有敌人坚决不肯让男人爱抚,想必这种爱国主义的廉耻心唤起了他那已经微弱的自尊心”。这句话描述的是羊脂球在旅店拒绝和其中一位同行者民主党人科尔尼代睡觉,不得不说,羊脂球作为一名妓女,身份低微,但她却有一颗崇高的爱国之心,她值得人尊敬和赞美。而与她同行的九人,不乏有伯爵、修女等人,可以说,这样的身份很是高贵,但他们的人格却是那样不堪,连基本的礼仪廉耻之心都没有。在羊脂球委身德国军官,他们心安理得地享受晚餐,暗暗嘲讽羊脂球的妓女身份,他们已经忘记了羊脂球在他们饥肠辘辘是将自己的食物分享给大家,他们也早已忘记了羊脂球为什么要牺牲自己,他们自诩高贵,却不知自己的行为思想有多么的低劣无耻。我不知道在国家遭受大难时,这些人为什么能冷眼相看,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真是可怕!
羊脂球是个妓女,但她是个富有同情心,饱含爱国之心的人,她有血有肉,深深地打动人心。这让我想起了秦淮八艳中被人称赞“风骨峻洁”的柳如是。后人大多称赞她的才华,可我觉得她最出众的是高洁的品质,浓浓的爱国情怀。她被当时是文坛领袖的钱谦益迎娶,过了一段舒适的日子。后来大明亡国,清军南下,柳如是拉着钱谦益一同殉国未成,她便用自己的余生为反清复明作斗争。钱谦益去世后,她为抗族人欺辱,用白绫自尽,为她心心念念的故国燃尽一生的傲骨。“她就是大明留在秦淮河边的一方玉,可隐可碎,唯不可夺其志,亦不能伤其魂。”羊脂球和柳如是,同样是妓女,同样的爱国情怀,怎能不被人铭记?
也许每个人的选择不同,人生境遇不同,身份不同,可我相信爱国之心不会因为这些外物而改变。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对国家的忠贞,不论何时何地是何境遇何种身份,爱国的心总该是不会改变的,因为爱国本就无关身份啊!(朱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