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读后感

初中作文 2023-01-14 15:34中考作文www.ettschool.cn

大国崛起读后感

  由国内数位知名教授共同撰写的《大国崛起》图书,全书共40多万字,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以历史故事的形式,描述了自15世纪以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九个国家竞相登上世界舞台中心的历程。站在整个世界文明的高度,以全球的视野和历史的眼光,从政治、经济、思想、宗教、艺术、军事、外交等多个角度全方位深入分析了大国兴衰的成败得失,浓缩了世界大国崛起道路历史经验教训,着力寻找中国和平发展的未来战略,对今天正在飞速发展的中国有着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从面积和人口看来是小国的葡萄牙和西班牙,通过航海探险殖民掠夺成为第一代世界大国;最先建立资本市场和信用体系的荷兰,以发达的商业贸易创造了富甲全球的历史;法国以其独特思想文化影响力和对理想主义的追求独领风骚,始终跻身于强国行列;英国以温和渐进的方式实现社会变革,通过科技创新的力量率先走上现代工业化道路,称雄世界达两个世纪之久;德国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实现国家统一,短时期内跃升为实力雄厚的强国;曾闭关锁国的日本重视学习西方先进制度和技术,一跃成为当时东方唯一世界性大国;俄罗斯改革图强,特别是前苏联以全新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开辟人类历史新纪元,国力达到顶峰;美国地理位置优越,通过迅速吸收欧洲科技文化成果,凭借一套较完备成熟的民主法制体系和深入人心的创新精神,在短短两百年间成为超级大国。

  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故事讲述,意味深长的大国兴衰历程回望,理性和激情相互激荡,历史和现实两相比照,回顾与前瞻交相映衬,九个大国不期的独特发展轨迹跃然纸上,对大国崛起历程进行了深刻辨析,独辟蹊径而令人耳目一新。

  通过本书学习,我更加全面的了解了世界强国的发展历程,感悟到大国兴亡盛衰相通的规律性趋势。中国有着五千年深厚历史和包容其他文化的深厚根底,要实现民族复兴和大国崛起,要融入整个世界,强国之路,必须保持软硬的综合平衡,哪一个要素都不能偏废,对中国而言,国家兴盛指日可待。(龙梅)

大国崛起观后感2000字

  《大国崛起》这部记录片讲述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九个曾经在世界历史舞台上拥有辉煌经历的风云大国的兴衰,为讨论国家发展问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历史资源和文明资源,这部片子不光让我知道了很多的历史知识,也告诉我怎样从历史故事中去思考和分析一些有意义的问题。在每个国家崛起的故事中都有一个深刻的道理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西班牙、葡萄牙这两个小国让欧洲人开始认识世界,他们凭借海样迅速成为了世界强国,开始在世界疯狂的掠夺财富,当时世界金银总产量中有83%被西班牙占有。要有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和好奇心才能使我们拥有更多的财富,当时中国的郑和下西洋要比哥伦布等还要早几十年,而大明王朝仅仅是为了向世界宣扬天威,因而走上了闭关自守的道路。荷兰这个国家好像除了商业利润对政治毫无兴趣,他们注重资本和商业超过一切,他们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联合股份公司-东印度公司,垄断了当时全球贸易的一半,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立,成为17世界的强国。无穷无尽的资本力量可以创造奇迹。英国的崛起说明了国家的兴盛需要科技与文化的支持,法国和德国的崛起和失利则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不能仅仅依靠武力成为强国。作为亚洲唯一跻身列强的国家,作为亚洲唯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的崛起和其它国家是不同的,它不像西班牙的勇猛冒险,不像英国式的工业革命,而是靠的学习和变革。俄罗斯的改革和日本类似,用欧洲的先进技术实现了自己富国强兵的目的。美国的崛起则告诉我们要寻求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自古以来中国都是历史上的大国,而在最近的几百年被其它国家所赶超,中国要想重新回到大国强国的位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回顾五百年来各个世界大国发展的历程,有很多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要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我们接受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是个不争的事实。无论是西方大国的崛起,还是德国、日本在战败后的迅速复原,都得益于教育基础的雄厚。日本不但派出大批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天皇也亲自到欧洲发达国家考察。日本最终与欧洲列强一道成为强国。日本的百年维新让自己成为世界经济第三强国,日本的强国经验最值得中国借鉴。而我们在这方面的差距很大,一是教育的普及率低,二是教育的效果不好。国家领导人应该注重对青少年的教育,应该多多建设免费的小学与中学,要让所有的人都接受良好的教育,这样国家才能培养大量的人才,才能实现成为强国的梦想。

  第二是提倡创新精神。荷兰通过技术的领先优势发展贸易,从而得到资源及低技术水平的产品。而技术领先的实质就是创新精神。英国的工业革命中的技术改革,美国的汽车产业发展中的创新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现在的中国缺乏的就是创新精神。我们到现在还没有诺贝尔奖得主,我们周围用的有点技术含量的东西,几乎都不是我们的原创发明。只有通过创新,我们才能创造和发明更多更强的技术,才能加快科技进步和发展。

  第三体制改革。日本改变国体为天皇掌权的君主立宪制,其强国经验最值得中国借鉴。俄罗斯的改革和日本类似,用欧洲的先进技术实现了自己富国强兵的目的,俄罗斯废除农奴制后,为自己的工业化和对外扩张提供了充足的劳力和兵员。研究中国的历史就会发现,有比较开明体制的朝代往往也是较为富强的朝代。中国必须改革束缚经济发展的落后的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为市场经济的前进铺平道路,

  第四提倡民主。法治和民主这个事情可以是完全同步的,他们之间存在着联系,可以看成一件事,也可以看成两件事,我们要平衡法制和民主的关系。法治也是一种文化。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在法治文化的基础之上。和谐社会,就是法治社会;和谐世界,就是法治世界。世界需要法治,建立和谐世界更需要法治。任何国家的崛起和发展,都不能再通过武力扩张和超越国际法的途径去实现。一个国家要开始民主化进程必须有一些相应的社会制度条件相配套。

  第五我们要完善各种法律制度。比如专利制度,它是英国和美国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英国于1623年制定的“垄断法”是世界上第一部具有现代法雏形的专利法,到18世纪中叶发明及专利成为工业革命的重要内容。美国则是在宣布独立后不久就建立了专利制度—1787年所制定的合众国宪法中明确规定了版权和专利权。美国以国家法律的形式保护发明创造,激发了人们从事发明的动力。中国要想富强必须完善法制。

  世界上其它大国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的地方,了解西方列强崛起的历史,一方面能使我们警觉,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看到了差距。《大国崛起》,正是从这两个方面为我们提供了生动的历史资料,它对我们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我们要吸取他们的经验和教训,使得我们的道路走得更顺一点。我们应该思考一些国家为什么发展得好,有的国家为什么崛起后又衰落了。21世纪我们要加快中国成为世界大国的步伐,建立永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也是人类共同努力的方向。

大国崛起读后感1000字

  读史使人明智,五百年来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

  《大国崛起》前言部分有这样的描述“15世纪以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这九个先后崛起的国家,在历史兴衰和发展方面具有典型的意义。阐述其发展历史,探寻其发展轨迹,其经验教训,对于今天的中国尤其大有裨益。”这是对本书的高度和概括。

  《大国崛起》一书以“九大国”的兴衰为主线,剖析其兴盛的背景和原因,并通过大国崛起探究其对世界历史及整个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为讨论国家发展问题提供了可借鉴的历史资源和文明资源。全书展示了九国通过不同方式、在不期内完成的强国历程,既体现出各自鲜明的不可重复的时代特征和民族个性,也探讨了某些相通的规律。在中国全力争取和平崛起,大国复兴的战略发展时期,此书具有非凡的感召力和时代性。激发了我们对中国崛起强盛的希望和激情。

  15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原先割裂的世界开始真正意义上地连成了一个整体,彼此隔膜的世界各国开始相互认识和了解,也展开了相互的竞争。在近现代以来的世界舞台上,九大国家应运时代的需要以不同的方式迅速崛起。无论是伊比利亚半岛的葡萄牙还是西班牙通过海洋冒险成为海洋霸主,或是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的商业帝国。这些欧洲强国都是通过制度和体制创新、科学和文化的发展,将商业和自由贸易作为大国崛起的基本条件。通过本书不难发现,西方大国的定义并不是以国土和人口的大小或多少来衡量,他们之间都或多或少的有着一定的共同之处第一,曾经有过对外扩张的历史或以进行殖民统治的方式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第二,曾经经历封建王权或殖民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第三,就是在工业、科技、教育、文化、军事和社会改革方面有过突出表现或对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曾经产生过重大影响。

  《大国崛起》一书带给人们的思考是多方面的。五百年来九个世界性大国的兴衰更替启迪人们崛起,是以前瞻性的眼光瞄准事物变化趋势,立足创造性地化解难题,促进生产力飞跃发展的过程。进入二十世纪后,寻求摆脱危机的良策,保持持续、良好的发展态势,则是崛起的必然要求。历史昭示我们,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重要历史时期,只有世界所有国家紧密团结起来,共同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才能为人类社会发展创造光明的未来,才能真正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以史为镜,可知兴替矣”,先人早已告知我们,要学会从历史中去吸取教训,避免走错路、弯路。带着五千年积淀下来的智慧,经历了改革开放的中国人已经学会了突破各种困扰,只求发展之本身,抛弃了不必要的意识形态束缚,中国的大国之路必将稳步向前!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