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飞鸟集读后感字
泰戈尔飞鸟集读后感800字
即使是一朵小花,也可以点缀满山的绿色;即使是一颗星星,也可以点亮深沉的夜幕;即使是一只小鸟,也可以拥抱自由的天空。读了泰戈尔的《飞鸟集》,仿佛站在灿烂的阳光下,新鲜空气扑面而来,接受一场心灵的洗礼……
《飞鸟集》精选了印度作家泰戈尔的105首诗歌,每首诗歌虽然只有两三句话,但细细品味,每首诗都如甘醇的美酒,带来深切而回味无穷的感受。翻开这本书,我马上就被它优美的语言所吸引,不自觉地朗读起来,朗朗上口的句子就如花朵绽放在书页上,通篇都是爱与美的交织,是人生的真谛,是至善至真的箴言。
泰戈尔以抒情的诗篇记录着他对人生、自然与宇宙的深刻思考,给了我许多的人生启示
——“如果你把所有错误都关在门外,真理也要被关在外面了。”错误是不可避免的,真理往往存在错误的身后,等待你把它识破。,错误的面容或许不忍直视,如果你想逃避它,那么你逃避的将不是错误,而是最真实的自己。泰戈尔告诉我们,要勇于面对错误,从错误中领悟到自己的不足,来完善自己。
——“树根给予树枝果实,却不求回报”,这句话让我想到了我的父母,父母就是那“树根”,而我就是“树枝果实”,他们每天认真负责地敬业工作,耐心细致地照顾长辈,对我和弟弟无微不至的关怀。父母却不求回报只一味的付出。每每想到这些,我都很感动,总想多帮他们分担一些,但他们却总说“你开心成长,就是我们最欣慰的事了”,就像“树根”一样永远在地面以下,默默无闻却永远是树枝最坚强的依靠。
书里的精彩诗句可以说是不胜枚举,就像一座庞大繁华的花园,我也只仅仅观赏了其中一角。通过这段时间的阅读,我感悟到了诗人心中对人类、对世界的“大爱”,每个人都需要感悟自己所拥有的、感恩自己所拥有的,每个人都要为这个世界贡献爱和善良。正如《飞鸟集》的结尾我相信你的爱。是的,成长的烦恼,阻挡不住人们对爱的追求;岁月的更替,更消磨不掉人们对爱的赞美。
“天空没有留下痕迹,但我已飞过”,我想做泰戈尔笔下自由的飞鸟,用我的爱去邂逅和勾勒属于我的美丽世界。(李怡慧)
飞鸟集读后感2000字
我们就这样抛弃了诗,一如尼采抛弃了上帝。这种高度凝练的语言,极具意象和情感的文学体裁,一如文学一样,远离着烦杂的生活,又时常像个孩子一般,天真烂漫地跳脱于我们眼前,大声呼喊着“陪我一起倾听天空吧!”可我们似乎不懂天空说了什么,只好回答了泰戈尔的那句“永恒的沉默”。
如果开出一张列表,列出对于中国新诗发展起奠基作用之人,文学泰斗泰戈尔一定会位居前茅。对于这样一位赫赫有名的文化巨人,自然值得当代读者去细细品读他的作品。泰戈尔的思想,深邃精妙;泰戈尔的作品,卷帙浩繁;好在泰戈尔的文字,有艰深晦涩,也有清新隽永。如果一定要找到最能体现泰戈尔才华的艺术形式,那么就非诗歌莫属了在诗歌这片土壤下,泰戈尔可以栽培出最美丽的语言之花;并用这些花儿孕育出包含着他智慧的壮硕果实。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是近代文学史上知名的印度诗人、作家和社会活动家,1861年5月7日,他出生于加尔各答的一个地主家庭,父亲是深受19世纪印度思想家影响的哲学家,哥哥姐姐及同龄的亲戚也皆投身于社会改革和艺术事业之中。他虽为书香门第,却自小接触乡村社会,了解下层农民的艰辛和社会的不公,一心想要改造农村,让人们能生活在一个更合理分配财富的社会。他曾想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学家,却成了诗人。
他从14岁开始诗歌创作,写到了80岁,写下了近2000首诗,出版了50部诗集,却依旧没有等到他想要的那个社会。《飞鸟集》写于他人生的三阶段,1901年到1914年的复杂时期,诗歌的政治性消失了,泰戈尔也渐渐的退出政治运动,退避生活,饱受人们的误解和批评。可他的诗却依旧是这样,像夏天的飞鸟,飞到人们窗前歌唱,而又飞去了。
读泰戈尔的《飞鸟集》不同于读那些阳光中带着忧伤和彷徨的青春故事,也有别于读华丽中透着沧桑的古老爱情。泰戈尔的文字有一种独特的清新,也许清晨是读泰戈尔最适合的时刻了,薄雾、鸟鸣、阳光轻轻给万物罩上朦胧的金纱,在这般梦幻的光景里,读着泰戈尔的字句,仿佛他笔下的所有意象都会在细碎的金色光芒中显现出具体的形状,仿佛他想要描绘的情感都精准地在我们的脑海中产生共鸣。所有温柔的、沉着的、深刻的思绪,都像清晨的阳光,流淌在我们的眼中,映照进我们的心田。
三百余首清丽的小诗,取材不外乎小草、流萤、落叶、飞鸟、山水、河流……,泰戈尔将自然世界中的一切拟人化,并赋予他们灵性。世界是人性化的,自然也是人性化的,泰戈尔因这种人性化而整理思想的碎片,这也便是“思想掠过我的心头,仿佛群群野鸭飞过天空,我听到了他们振翅高飞的声音”的意蕴所在。
《飞鸟集》有很多小诗,大多简短精炼,泰戈尔的文字少有尖锐的讽刺,反而像一个老人,和你起坐在草地上,在给你介绍着他的世界。这个世界有跳舞着的流水,有歌唱着的瀑布,有孤独的黄昏。作者是对它们有着尊重与喜爱的。诗中说道“绿草是无愧于它所生长的伟大世界的。”正是他这样的认知,才让他的文字显得温暖而亲切,就好像阳光一样。
他的笔下,万物开始活了,它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它们有着自己的坚持,它们会清楚的认识自己,它们往往象征了一类人。他眼中的世界,充满着活力,充满着思想的色彩。他可以从夏花和秋叶联想到让生活得精彩,而死又要像秋叶一般落下,至少在空中,,也要留下一个完美的弧度。他可以由琉璃灯、瓦灯和月亮編出了一个对话,他用自己的一颗赤子之心记下了这片大地,记下了他每时每刻的思想。
只记得我最初读这本书时,正是迷茫时期。自己有时候努力,却总没有别人好。周围的人总是那么优秀。我记得最清楚的,便是诗中的“群星不怕显得像萤火那样”。它给了我一种共鸣的感觉,我开始明白在月亮的照耀下也许群星的光芒会被掩盖,但他们毕竟有着属于自己的光芒,哪怕光芒再小,总会让人看见的。当我读完泰戈尔的诗篇,再放下书,抬头看向周围,周围的一切都豁然开朗了起来。草满地,我看见它们被人踩得都不再绿的发亮,却也要努力地抬起头来,勇敢地接受下一个挑战;风无形,我却分明看见它在愤怒地咆哮,吹的碧绿的枝桠拼命的颤抖,但又勇敢的为树下人遮挡。
原本与我无关便从不注意的一切都在我眼前熠熠生辉,我开始注意它们。也正是这注意,让我看见了,让我发现了原来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色彩斑斓。原来它们都有着情绪,原来他们都会说话,原来这个世界,本身就是活的。这些一切的一切,使我的心微微泛起了涟漪。我开始注意自己身上一点一滴的进步,我开始学会从多个角度看问题,看身边的一切并联想思考。
每当我读到“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时,我知道人世的轮回,如花开花谢般生生不息。年少的时候,无畏的拼搏和进取,去轰轰烈烈的干一番事业,使自己的生命像夏天怒放的花朵一样绚丽多彩,引人注目;老年的时候,静静的品味一生的沉淀,笑看潮起潮落、云卷云舒、荣辱不惊,就像秋天即将掉落的叶子一样从容。如果你没有经历过“生如夏花”的绚烂又何尝会体味到“死如秋叶”的静美呢?“死如秋叶”是一种对于生活的满足、一种对于生命的感激、和一种由感激和满足衍生出的豁达。
泰戈尔的诗,没有普希金的雄健壮阔,也没有雪莱的浪漫如风。他的诗是优美的画,无声无息,水乳交融。他艺术的魅力和思想的广阔,不是一般人能够到达的境界。作为诗人,又是小说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的泰戈尔。他的每一首诗,都燃放着炽热的精神火花,照亮读者的心。让世俗世界中,这些奔波于功利、名望的人们,心灵得以净化。虽然诗人一生经历了许多坎坷与痛楚,但他的诗歌和思想是光辉的,是快乐的,是博爱的。常常品茗泰戈尔的诗,走近泰戈尔,我们会更加智慧,心里也会不知不觉暖洋洋的。
读诗吧,就像“黑暗向光明旅行,盲者向死亡旅行”,去看看这个世界,去问候他,用诗的形式,而世界对着它的爱人,亦变小了,小如一首歌,一个永恒的吻......即便在浮躁的尘世中,我们也应当抽出时间来读一些有内涵的诗歌,有时候读诗并不是为了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更是加深对这个大千世界的看法与认知。所以,读一读泰戈尔的诗吧,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的深沉感性。(谢卜玥)
飞鸟集赏析
十一岁那年,我读到生命中的第一本诗集,泰戈尔的《飞鸟集》。
“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的窗前唱歌,又飞去了。秋天的黄叶,它们没什么可唱,只叹息一声,飞落在那里。”
郑振铎曾评论“泰戈尔歌声虽有时沉寂,只要有人类在世上,他的微妙幽宛之诗仍将永远是由人的心中唱出来的。”是的,泰戈尔的诗,是从他心底里流出来的,是他对人生深度领略的真诚感受,正如一位印度人所说“他是我们中的第一人不拒绝生命,而能说出生命之本身的,这就是我们所以爱他的原因了。”
他的诗歌,给我一个小小的、清澈的、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我推开窗子望去,诗的视野里,每一颗种子都是春天,每一滴眼泪都是海水,每一个音符都是歌声。“像山坡草地上的一丛丛野花,在早晨的太阳光下,纷纷的伸出头来。随你喜欢什么吧,那颜色和香味是多种多样的。”骤然间,我的心灵全都醉绿了,像细雨微露,清凉得让自己发愣。在我读来,他的诗歌不晦涩,不生僻,诗中带有东方宗教色彩的智慧、博爱、神性和美涤荡着我的灵魂。他的诗歌饱含爱的抚慰、人伦的温情和慈善的光芒,即使死亡,在他的笔下,也是深情优美的诉说。诗中集中表达了诗人终生关注的精神问题,思想碎片在精神暗流上构成特殊的有机整体。阅读《飞鸟集》,我们无疑是在寻求一位先知的指点。我相信你的爱。泰戈尔常说的话,相信——入世的勇气和爱。在这位伟大的诗人面前,我庆幸,自己没有丧失一个孩子的视野和感动。在这个很容易就愤青的时代,感动,已经成为越来越奢侈的享受。
早在读《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时,便知道泰戈尔不凡,无关于他的殊荣与头衔。一个人活于世,若能随意从万物中获取灵感,信手将自己心底深处的感情倾注于其中,除了他对自然生命无比深厚的爱,我不做他想。如同人们评价他的诗歌是送给神的礼物,他本身是神的求婚者。他一直以一种贴近生活的姿势,将世人眼中的平凡叙述辗转成最美丽的文字。我甚至可以想象百年之前,这样一位宽厚慈蔼的老人,用他温热的唇,轻轻开合诉说god expects ansers for the floer she sends us,not for the sun the earth……如此语句,如同甘霖,浇洒在我因繁忙生活而荒芜的心田,让我在书山题海仍能找回那最初的纯净。
有人说,诗人是人类的儿童。于我而言,《飞鸟集》确如一个童话——轻嗅一路芳香打开大自然清新的课本,再看字旁大片的留白,仿佛坠入了诗人编织的一个梦幻,欲求真,便得真。文字是他的,意象是他的,体会却是你的。读诗,很多时候是读自己。
抬头望天,我突然想起泰戈尔的一句话天空没有鸟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张笑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