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维特的烦恼读后感字

初中作文 2023-01-14 15:34中考作文www.ettschool.cn

少年维特的烦恼读后感800字

  歌德在写这本小说时曾说“哪个男子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青春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是一段芬芳弥漫的绚烂年华,充满着跃跃欲试的情感尝试。我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终于啃完这本书,颇有感触。

  在《少年维特之烦恼》里,作者歌德塑造了一个思想独特、性情忧郁、追逐爱情的青年形象——维特。维特出生于一个市民家庭,机缘巧合下在一个小乡村结识了一位叫绿蒂的女孩。绿蒂清丽脱俗、温柔善良,令维特沉迷不已,但绿蒂早已与阿尔伯持订了婚,维特经过一番痛苦的抉择,离开了绿蒂,转而到一位公使处任职,,公使是个锱铢必较,迂腐不堪的人,同事之间也是维利是图,尔虞我诈,让维特陷入深深的苦恼之中,最终愤而离职,之后心无所依的他又回到了绿蒂身边。而此时绿蒂已结了婚,维特对她的思慕无异于饮鸩止渴,引起他人的非议、猜忌。绿蒂开口请维特离开,世态炎凉,官场腐败,爱情绝望令维特觉得自已像个被遗弃的人,伤心欲绝,举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书中,作者以极富诗意的语言和浓郁的情感抒发了维特的苦闷、憧憬和绝望。

  看到如此悲伤的结局,我不禁想到为什么维特要执着于绿蒂呢?因为绿蒂,他这样一朵蓬勃的生命之花就如此凋谢在了它怒放的盛年,他还只是个二十岁的少年啊,可能,他并不明白,虽然在人生旅途中,他错过了一朵路边的蔷薇,还有一整片花丛等待他去采摘。他不明白错过,其实是为了更好的相遇。

  再看现在,其实有很多像维特一样,在生活中遇到了挫折就选择逃避,人生的道路不可能都是平地,布满鸟语花香,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尝试中,我们走向成功品味失败,无论顺境还是坎坷我们都未曾轻言尝试放弃参与,生活需要耐心需要坚持,不从泥泞不堪的小道上迈步,就踏不上铺满鲜花的大路。所以,我们不能跌一跤就说没路好走,绝不轻言放弃,直至击败挫折。那些洒下的汗水,转错的弯道,流下的泪水,都会为成长添砖加瓦。

  其实,我觉得死亡解决不了一切,它所能留下的是更多人的痛苦,只有努力战胜生活中所遇到的挫折,我们的生命才有意义。(林爽)

少年维特的烦恼读后感

  《少年维特的烦恼》是一部让歌德一夜成名的小说,主人公维特是个对月长叹,对影自怜,感时花溅泪的多愁善感的青年,本书用日志的形式讲述维特的生活,也是歌德为宣泄自身情感所塑造的载体。这本小说取材于歌德自己的生活并架构与时代背景,维特这个人物形象及其符合启蒙运动后的“自由”与“重返自然”的口号,但也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

  那维特的烦恼到底是什么呢?我反复回忆书中他给威廉写信时那种复杂的情绪。我想他烦恼的是爱人绿蒂对他的疏离,是公使在工作中给他带来的不自在,是他难以得到别人理解的惆怅。可是从深层面来看,他烦恼的是现实与理想的矛盾,爱情与高尚的矛盾,内心追求自由却被当时的传统观念束缚。故事的结局是悲惨的,维特用逃避的方式选择了离开这个世界,有些人为他的才华横溢感到惋惜,有些人为他的痴情感到不值。他是真挚热爱这个世界的,却成为了这个世界永远拒斥和对立的人。所以他的结局贴切了一句话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本书曾在过去掀起“维特热”的浪潮,我想这部作品之所以能够引起共鸣,就源于我们明明都能理解并且体谅维特的烦恼,却不拥有勇气像他一样去自我终结。我很同情维特,也明白他的烦恼。可是人生不就是这样吗?有平地有高峰,有平坦大道,也有陡坡坎途,会遇到糟糕的事情。世事总是无常的,你无法预知下一秒会面临什么,也许你会好运连连,也许会被霉运缠绕,或许在喜忧之间转换...“不顺”不只会光顾你的人生,要意识到人生本来就是这样的,总有不顺利的阶段。

  生命是美好的,我们都是生命旅程的过客,要学会在旅途中记录美好,过滤掉烦恼。我们不能像维特那样选择逃避,发生不顺的时候可以用其他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情绪、打发时间,但不能一直处于这种状态,这样就会令你止步不前,转机也会随之离你而去。发泄完过后,整理好心情重新出发,一步一步认真去做,就会慢慢进入正轨,走出低谷。(李倩文)

读少年维特的烦恼有感

  其实最初了解到这篇小说的途径是青峰翻唱的《少年维特的烦恼》。很羞愧,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居然不知道歌德的这篇小说。知道这篇书信体小说是因为在看《浮士德》,浏览歌德的作品列表的时候,瞥见了《少年维特之烦恼》,当时的第一感觉是很神奇,于是马不停蹄地把这本小说看完了。

  作为浪漫主义的狂热之粉,书里「关于热情奔放的愛情、关于不拘一格的自由」永远是我的追求。维特的爱情就像青峰歌词里唱的那般「愛如歌而妳是我的终曲我的唯一」,他血液里流淌着浪漫的情怀,他深深地爱着绿蒂,即使明明知道这求爱失败的概率是99%,即使在在旁人眼里他的所作所为更是自取其辱、令人唾弃的。

  ,纯真的维特他才不管世俗礼教,不顾世人眼光,他依旧执着地爱着绿蒂,热情而单纯。

  刻骨铭心的相思之苦在维特看来是蜜糖也是毒药。

  一方面是爱而不得,他不得不承认绿蒂是不会抛弃自己的未婚夫,抛弃更好的一切,无所顾忌地与自己厮守终生。心动无法动摇绿蒂思想里根深蒂固的礼教,这有点像现在很多人说的那样——「爱情在现实面前不值一提」。

  另一方面是无法控制的心悸,即使饱受相思之苦,也无法阻止心头的红玫瑰越开越盛;即使明白与绿蒂在一起是天方夜谭,他也总是会陷入自我编造的假象当中,疯狂地迷恋着心爱的女孩。维特的爱是现在人所鄙夷的、所批判的——感动自己的爱,我却很欣赏这样的热情。

  现在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为爱情奋不顾身呢?爱本来就是奋不顾身、单纯热情的不是吗?

  以往,我在看一些文学作品或者影音的时候总是会带着道德的滤镜,比如《茶花女》,比如《洛丽塔》,后来在一位老师的指点之下,学会慢慢地抛除这种眼光。

  如果在一开始就带上有色眼镜阅读的话,那么往往读后感其实就是初印象。文学是文学,生活是生活,现实是现实,三者相互交织却也相互独立。鄙人才疏学浅,我想文学之所以为文学,正是因为它在某些领域是脱离了生活与现实的,它不会被人类约定俗成的某些规则所制约,而这种另辟蹊径往往会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就像几个月前的AO3网站事件,其实我也是通过那次事件才了解到的——喔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这样为创作者提供的自由创作之地,而且是非营利性的,这种单纯地为创作而创作的平台有感动到我。

  好像,那是一片净土,没有被尘世的喧嚣所染指,光顾的每一个人,都是不带偏见的,他们分得清文学与现实的界限,并且这种界限感是明确的。

  这个世界上,带着平等的眼光看待一切是稀有的,我们都不是圣人,无法一直做到平等地对待万物,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去让自己更加客观公正。

  我们再来谈谈爱情。其实作为爱情白纸,我对爱情的认识都来源于书籍影音和名家大师。遇见爱情的瞬间是「遇见你,我的大脑一片空白(洛克)」。对我而言,爱情的最高礼赞就像是「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莱布尼茨)」,世界上也没有另一个你,你是我的唯一性。我永远都相信爱情的开始是《千江有水千江月》里的那句「许多事情,我是自你起,才开始想的」。之所以是个浪漫主义狂热者,或许是期待拥有文学作品里所以有关于浪漫的元素吧——就像吸血鬼之恋的浪漫那样,纯粹、炽烈、华丽、超凡、叛逆、忧郁、野性......我想,「浪漫」这个词,本身就有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感。

  再回过头来谈谈维特吧。「鳏寡孤独」大概是这世界上最痛苦的四件事了吧,而它们的本质都是源于「爱的缺失」。

  小说的,因为爱而不得,再加上维特自身与周遭的格格不入,他的脑他的心,他的人格他的灵魂都在与身边的一切抗议,走上了自我毁灭的道路。

  但其实我想,爱情失利是他自杀的主因,为爱而死的人在我看来是伟大的,我们只是旁观者,不是当事人,无法感同身受地体会作为这样的个体本身承受的痛苦,所以不要觉得这样的选择很可笑。

  ,并不是要鼓励所有人都为着心里那份爱而选择这种极端的方式,只是想说,维特这类形象并不可悲,也不可怜,他们只是做出自己的一个选择而已,就只是一个选择。

  至于绿蒂,我想应该是我们绝大部分人的镜子。都是无奈却又不勇敢为爱孤注一掷的一类。我想,我身上也有绿蒂的影子。对我来说,如果我像维特一样,爱一个人爱到骨子里,那么我就不是绿蒂,而是维特。

  小说里有两段话我很喜欢,其一是「清醒时,睡梦中,她的身影无处不在!那双泛着珍珠光泽的黑眼睛,无时无刻不在我的眼前浮现!像一汪清泉,洗涤着我的心灵;又像一部放映机,投射我全部的思想」。其二是「空虚无处不在,我的身体、我的灵魂,他们就像一个无底洞,怎么也填不满!要是我能紧紧地把她抱在我的怀里,哪怕只有一会儿,我的心就会幸福得溢出来」。光光静静地感受这两段话,就能短暂地体验爱情的酸与甜。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