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人生》有感
读《人生》有感
拿起《人生》这本书,封面上的一句话深深吸引了我,“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这让我想起了在年幼时父亲常常对我说的一句话“人生虽然很长,关键的就只有几步”这句话也是一直以来不断激励自己前行的一句箴言。没想到自己的父亲居然和路遥有相同的观点,这不由得驱使我认认真真地品读下去。
《人生》是路遥的一部中篇小说,发表于1982年,它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叙述了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两起两落的人生变化过程。
什么是人生?无数先哲用事实告诉了我们人生是从降生到死亡的过程,而这过程怎么走就是人生。高加林他身上既体现了现代青年那种不断向命运挑战、自强坚毅的品格,又具有辛勤、朴质的传统美德。他热爱生活,心性极高,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关心国际问题、爱好打篮球,并融入了时代潮流中。,真实的现实与理想之间产生强烈的反差。
高加林因为被高明楼的儿子三星顶替了民办教师的位置而回到农村;在他万分苦楚时,因为巧珍的出现而让他的生活充满阳光;因为高加林的叔叔高玉智成为了当地的劳动局长,马占胜帮助高加林“走后门”成为了县委通讯组的通讯干事,高加林进城;因为高加林和黄亚平的恋爱,高加林被举报,回到农村。这一件件看似被命运安排的事情其实又是高加林自己选择的结果。如果高加林没有选择黄亚平,他或许可以一直在县城当一名通讯干事,亦或许凭借个人的才华、奋斗能够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如果高加林选择了巧珍以他骚动的性格能够安于现状吗?两个世界中的他和她真的能够幸福吗?这个我真不敢说。我认为人生就是从降生到死亡的过程中对生活的种种选择,或对或错。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我想,人生就如这段话一样,让我们慢慢去走,去体验,去感受其中的酸甜苦辣。直到有一天,我们老了,回首往事时能欣然一笑。直到有一天,我们老了,回首往事时嘴角能流淌出几个小小的故事。
不也无憾吗?(许文静)
人生读书笔记3000字
人生,其实无非是矛盾与选择的综合体,无关对错,仅仅在于我们能否有勇气在矛盾中做出选择并勇敢承担一切后果。这个假期我又阅读了路遥的《人生》这本书,这本书原是一位老师赠与我的毕业礼物,读完后感慨良多,感受颇深。
《人生》以主人公高加林的生活为主线,将他的人生改变与爱情选择这两种变化联系在一起,向我们娓娓道来一个令人深思的故事。书中描写了高中毕业生高加林的一个人生选择与变化的过程;以及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女孩黄亚萍的感情纠葛,再现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展现了青年在人生选择时的矛盾,映射出大时代下人们对于人生路口的选择,引发读者对于自己人生的种种思考。
没考上大学的高加林回到村里当了民办教师,后不幸被村支书儿子“走后门”顶替,无奈下只能为了生计选择种地谋生。可他一个积极上进的知识分子怎么可能受得了这耕地的活儿?即使受得了皮肉之苦,也受不了精神和自尊的摧残与践踏。“他虽然从来也没鄙视过任何一个农民,但他自己从来都没有当农民的精神准备”。正当他失意之时,善良淳朴的农村姑娘巧珍走进了他的生活,他们展开了“不平等”的恋情。其实人活着就得有个盼头,所谓生无可恋也是说生活中没有了值得眷恋和期盼的人事,自然就活不下去了。
本以为生活会一直这样波澜不惊,命运的奇妙就在于其不可预料。生活并未压垮有抱负的加林,他的叔父被调到县里任劳动局长,机会重新降临到他的头上,讽刺的是,他也由于这层关系通过“走后门”被安排进了城里当通讯记者。重回县城的他干劲十足、神采奕奕,不久便受到了大家的肯定,感受到了来自内心深处的满足与自豪。在工作中春风得意的,加林遇到了高中同学黄亚萍,曾是同学的他们一见如故,双方都沉浸在彼此的爱恋和精神世界当中。可是黄亚萍已经有了快要结婚的男友张克南,而高加林也有了巧珍。这个问题牢牢地摆在了他们二人的面前。经过一番激烈且艰难的思想斗争,二人最终决定不顾一切地在一起。她放弃了张克南,他抛弃了巧珍。
正当高加林准备大展宏图之际,亚萍前男友张克南的母亲心有不甘,检举了其“走后门”的事,他不得不离开亚萍又重新回到农村。,回村后得知巧珍早已嫁给了别人,他追悔莫及,但木已成舟,无法改变。
兜兜转转,一切又回到了原点,这似乎像是黄粱一梦,竹篮打水。“生活啊,生活!有时候它把现实变成了梦想,有时候它又把梦想变成了现实!”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选择是一次又一次自我重塑的过程,让我们不断地成长,不断地完善。如果说,人生是一次不断选择的旅程,那么当千帆阅尽,最终留下的,就是一片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风景。
由于笔者年纪尚轻,只能通过展现书本中的一些语句来谈谈现人生阶段下个人的体悟。人生路漫漫,一路上总会伴随着许许多多的选择,,一次一次的选择便造就了如今的你。,只要有选择,就还有希望。这让我不禁想到史铁生的一句话“我经由光阴,经由山水,经由乡村和城市,同样我也经由别人,经由一切他者以及由之引生的思绪和梦想而走成了我。那路途中的一切,有些与我擦肩而过从此天各一方,有些便永久驻进我的心魂,雕琢我,塑造我,锤炼我,融入我而成为我”。走过的每一条路会影响着你的选择,而你的选择又会影响到下一条路的行进,相互往复。
看过一些关于《人生》的读后感,一些看法会极力批评高加林的选择,或是再加上阶级等方面的考量。但人的情感或选择是有些奇妙的,一百个哈姆雷特看法是各自相异的,甚至大相庭径,夹杂着每个人自己独特的人生阅历。
不过或许我们可以穿越回那个时代,每间隔十年去采访一下他们四人对自己这段经历的感受。终其一生,问问高加林后悔吗?问问巧珍惋惜吗?问问亚萍后悔吗?
“照看命运但不强求,接受命运但不卑怯。”
辗转来回,小说里的大多数人的生活仿佛是在转圈圈,循环反复;德顺爷却异于众人,他仿佛是打开了上帝视角——与高加林的那几次对话,他的言语中透露出对人生的方方面面的理解,像是一个参透了生活奥秘的睿智长者。德顺老爷子便是读懂了“我们活在人世间,最为珍视的应该是什么?金钱?权力?荣誉?是的,有这些东西也并不坏。,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得上温暖的人情更为珍贵——你感受到的生活的真正美好,莫过于这一点了”。
高加林是个多么积极的青年,是个如此热爱教育的教师,可他却逃不过生活的玩笑,被有关系的人顶替了。再后来,接二连三的玩笑让他离开又重回农村。路遥最终并没有给出小说中人物的归途,不禁让我们想知道高加林是否还在与生活,与命运负隅顽抗。“命运总是不如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难中,才使人成熟起来,坚强起来;虽然这些东西在实际感受中给人带来的并不都是欢乐。”“人生啊,是不可预测的。没有永恒的痛苦,没有永恒的幸福。生活像流水一般,有时是那么平展,有时又是那么曲折。”
《哪吒之魔童降世》里哪吒与人们心中的成见这座大山对抗到底,始终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肖申克的救赎》里无论是肖申克监狱还是命运的囚笼都关不住安迪·杜佛兰那无比耀眼的“羽翼”,阻挡不了他追求自由的脚步;陶渊明《归园田居》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在……古往今来,我们生活中不乏和命运抗争到底的人,也不乏与生活妥协和解的人,但无论怎样,都是一种人生选择。借用胡歌在《朗读者》中说过的一句话——愿你们,都能有接受无常人生的勇气,能有感受生命实相的机缘。
“一个人应该有理想,甚至应该有幻想,但他千万不能抛开现实生活,去盲目追求实际上还不能得到的东西。尤其是对于刚踏入生活道路的年轻人来说,这应该是一个最重要的认识。”“作为年轻人自己来说,重要的是正确对待理想和现实生活,哪怕你的追求是正当的,也不能通过邪门歪道去实现啊,而且一旦摔了跤,反过来会给人造成一种多大的痛苦,甚至能毁掉人的一生。”
路遥在《人生》中还给年轻人传递着关于追求理想的正确价值观。“走后门”使得高加林重获县城职位,也使得他两度失去工作,最终一无所获。路遥所评判的正是这种盲目进取、急功近利、好高骛远的行为。任何一种社会制度下都不会实现绝对的公平,每个人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谋生,就取决于他心中的那把刻度尺。
每一个人都不同程度有过自己的少年意气,有过自己青春的梦想和冲动。在人年轻气盛的时候,最容易浮躁,被自己的心气和理想遮住双眼,将自己放大化,将理想放大化,殊不知,浮的高,跌的重,所以人的脚,要踏踏实实地永远站在土地上,扎扎实实地记住自己为人的根本!
不论在任何时代,只有年轻的血液才会如此沸腾和激荡。高加林其实就像每一个年轻人,有信念、有理想、敢拼搏、不认输,同样他也有缺点,会迷茫、会自私、会虚荣,他是善良的、是勇敢的,人都会走弯路,跌倒了再爬起来,就有希望。所有的磨难与坎坷,在你坚实地迈过去的那一刻,也是你迈向新生活、新未来的第一步。
初看书名——人生,我原以为可能会讲述一个人的整个人生轨迹,恰恰相反,作者路遥只给我们讲述了二十多岁的高加林的故事,这是一个介于志于学和而立之年的年龄,是一个含苞待放的年龄;接下来高加林、巧珍、亚萍将何去何从,他们将会航向怎样的未来,谁也不得而知。
同样,你我的《人生》也正在各自的笔尖下缓缓进行,寻找着,呐喊着——那未知的未来……
人生读后感3000字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读完了路遥的《人生》,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尤其是“对一个人来说,也要向前看。生活总是这样,不能叫人处处都满意。但我们还要热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爱的东西很多,不要因为一个方面不满意,就灰心”这段话,我也开始审视自己的人生及生活。
01、童年的记忆
每个在农村生活过的人,应该都会被书中农村景色的描写和人物的鲜活刻画拉回自己的童年时光吧!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女孩,出生在农村,童年和中学的时光都是在农村度过的,身上充满了泥土的味道!
春天到了,小草开始从棉被下钻了出来,开始焕发生机,随着天气一天天变暖,万物开始茁壮生长!放学后的下午,我就牵着羊去放羊,羊喜欢吃槐树叶和榆树叶,刚好我家的两亩地位于坡边,地形不好,队上就把临坡的一片槐树地也分给了我们,于是我就拉着羊去那片槐树坡放羊,偶尔还挎着一只笼,会趁着她吃草的时候摘整整一笼槐树叶带回去,晾干了给她吃!
放羊的时候还是有很多小插曲的。离坡近、比较矮小的槐叶羊经常吃,所以也就吃秃了,或者隔几天会长出嫩叶,羊不喜欢吃这种嫩叶,羊喜欢吃那种深绿色比较肥厚的树叶,所以我需要用挠钩把远处的槐树勾到我跟前,这个过程一般是不容易的,因为那些树特别高大,劲也很足,而挠钩又不是很长,所以我需要先勾住离我比较近的副干,再抻着劲儿把主干拉过来制服这颗树,在我把树勾到跟前的这个过程中,羊会试探性的跳跃、张着嘴巴去吃晃动的叶子、望眼欲穿的小眼神,想一想就比较好笑!如果是摘槐花的季节,我还要和羊拼手速,因为羊也喜欢吃槐花,所以我就将主干的树梢踩在脚下,用手飞快的摘槐花。
夏天的天气比较多变,有时候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豆大的雨点子就下来了,接下来就是大暴雨,于是我就拉着羊一路小跑回家,有时候羊跑的比我还快!等到麦子和玉米快要成熟的季节,还要时刻保持警惕,防止她吃麦子和玉米叶!等羊吃饱的过程一般都得持续一到两个小时,如果肚子鼓起来了就是吃饱了,不过有时候她也闹性子,不好好吃草非要把我往沟下边挤。
有时候会坐在沟边的土地上,摘一片槐树叶吹口哨,看蓝天白云,幻想有一天可以腾云驾雾,想天上是不是真的有孙悟空和玉皇大帝,会想到底有没有外星人,如果真的有外星人希望可以把自己带走,这样我盗取他们的秘密后就可以回来告诉地球的科学家!
五月份是我最喜欢的季节,尤其是槐花含苞待放的那几天是我最开心的时候,奶奶会给我们做好吃的槐花拌饭。村子里稀稀拉拉的槐树散发着若有若无的槐花香,仿佛在提醒我该去大丰收了,于是我就牵着羊挎着笼去距离我家一公里的槐树坡摘槐花,我站在坡边,被浓浓的槐花香味包围着,再哼着电视剧的主题曲和片尾曲,别提多幸福了!
摘槐花可是一件讲究的事情,要摘含苞待放的槐花,这样的槐花香味都在里边,而且5月份的天气很多变,经常会下雨,所以一定要在下雨之前摘槐花,然后回家捋槐花、清洗、晾干、拌面蒸、放调料、油泼,吃上一碗热气腾腾、香喷喷的槐花饭,心里美滋滋的!
到了麦子成熟的季节,要从坡底把比自己还要高(一人高)、粗粗的麦秆子抱上去,脸经常被麦芒刷的红扑扑的。小时候村里会把麦秆摊在路上,过往的车辆轧麦子就省去了专门请人用拖拉机拉石辊撵麦子的过程了,没钱请拖拉机的只能用人拉石辊撵麦子了,等麦粒和麦秆分离后,然后就是等风准备撵场了,这个过程一般是在晚上,到处都有蛐蛐儿的叫声,村里的人会买几瓶啤酒或者果啤消暑,互相聊天,等起风了就开始撵场了。接下来的几天每天都要用彩条布或者塑料纸晒麦子,一天翻好几次麦子,午后要及时收麦子防止回潮。一般都用装了尿素的袋子来装麦子,一袋麦子足足一百多斤。有时候攒上暴雨,隔壁的人都会来帮忙,有的拽着彩条布的角形成一个临时的帐篷,剩余的人快速的将麦子装在袋子里。
玉米成熟的时候,戴着尼龙手套,从地的这一头走到另一头在玉米地里穿梭掰玉米棒子,一般会将附近的玉米扔在一块,再将这些小堆装在袋子里拉回家,然后剥玉米、挂起来,掰玉米的时候如果发现了嫩玉米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回家就可以吃煮玉米啦!
02、现实与梦想
每个人心中,都或多或少的住着一个高加林。
农村,是高加林出生和生活的地方,城市,是高加林向往的地方,有着更广阔的天地和更大的吸引力。农村,就像现实生活的处境,充满了许多无奈与不顺心如意,城市就像梦中的伊甸园,每个人都渴望梦中伊甸园的生活,这个过程是充满了戏剧性,关键在于自己如何选择、如何行动!毕竟紧要处的选择就那么几步,如果正确的选择战胜了行动的惰性,那我们终将实现自己的心理追求,过上伊甸园般的生活!
每个人都有梦想,比如全世界旅行、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学画画、舞蹈等等。大多数人的现实生活都是在是吃饭、上班、睡觉、刷手机的循环中度过,有多少次这些话我们只是说说而已,从来没有为此付出过行动,大多时候还是选择了安于现状、保守的状态!
高加林的可贵之处在于敢于向旧的道德观念和舆论做出挑战,明确自己的人生追求,做一件事情就做到最好,比如第一时间冲上前线,写报道当记者。即使回到了农村,被现实打到,并非结局,如果你还有选择的勇气,仍然可以重新开始!
每个人都经历过生活的低潮,为了失恋没出息的哭好久,没有考上心仪的大学,服从家里的安排去本地上大学,没有喜欢的工作,没有归属感等等,如果自己内心没有放弃,即使阻碍再多、未知再多,多一点耐心坚持下去,终将走出雾霾,不是现实支撑了梦想,而是梦想支撑了现实!
03、旗鼓相当的爱情才是最好的状态
对刘巧珍的印象是白杨树般挺拔,更像腊梅一般的女子,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热情,大胆追求自己的爱情!为了缓解心上人的自卑,替对方去卖馒头,勇敢的去表白,为了对方去改变,刷牙,穿对方喜欢的衣服,心思和眼神从来没有离开过对方,即使分开了还一心为他着想。
悲剧不是命运造成的,而是两个人的差别太大了,从一开始两个人的爱情就是不对等的,如果喜欢一个人,卑微到尘埃里,连最基本的对自己好都做不到,对方怎么会对你好呢?
两个人在一起,进步快的那个人总会甩掉那个原地踏步的人,因为人的本能都是希望能够更多地探求生活的外延和内涵。好的爱情应该是旗鼓相当的状态,共同进步,你强我也不比你差,努力将自己调试到最优的状态,有自己喜欢的事情对生活充满希望,读书或者锻炼提高自己保持自信,有一份养活自己的工作,可以买房买车,不用去依赖另一半,一个人也可以生活的风生水起!这样就不用感慨“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踩着七色的云彩来娶我,我猜中了前头,可是我猜不着这结局”了,因为我是仙子本身啊!
04、敬畏生活的智者
德顺老汉,年轻的时候喜欢过一个女子,打了一辈子光棍,在德顺老汉的眼里巧珍一直是像金子一样的姑娘,喜欢村里的小孩,有一点好东西,自己舍不得吃,总是想法设法的分给别的小孩吃,而且关心村子里的大事,为了撮合加林和巧珍专门给他们创造机会。
德顺老汉,就像一个热血腾腾的老诗人,像一个哲学家,更像人生导师。他们作为过来人,总是可以一眼洞穿你的心思,更能一语惊醒梦中人,指引我们走上归途。在我们的生活中,从来都不缺这样的智者。在我们迷茫的时候,给我们指引迷津,帮助我们;在我们开心成功的时候,替我们感到开心,也不忘敲醒警钟告诫我们;在我们失落的时候,鼓励我们一切都会变好的。
感慨书中人物的命运,更应该思考如何选择人生的每一步,让自己不至于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