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读后感字

初中作文 2023-01-14 15:34中考作文www.ettschool.cn

《了凡四训》读后感800字

  《了凡四训》总共分为四个部分,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

  立命之学,作者用讲故事的方式,讲了自己小时候被算命先生算命,算到作者一辈子的造化。这个观点我是不认同的,我一直对算命这个说法很反感。后来云谷禅师传授的改变自己命运的道理,就是多行善。行善无大小,只要有心,处处可行善。

  改过之法,要有羞耻心,敬畏心,勇猛心。真正能达到这样思想境界,如此彻底的人又有多少。许多人知道自己有过,往往抱着侥幸心理,或者想着这次做了,下次就不再做。或者知道有过,迟迟没有付诸行动。我想,只要觉察到自己有过,哪怕没有像作者说的那样勇猛彻底到位,只要每天每次改一点点也是好的。

  积善之方,指做善事的各种方法方式。作者讲到了真善和假善之分。善的偏、正,半、满,大、小之分。真善和假善,有时很难区分。行善时需要对善事仔细考察分析,才能分辨。我回顾自己的助人,有些表面上是帮助他人,但结果反而是使他的结果更坏。常人很难分辨。以后做善事,多留一份心,多觉察。

  顺其自然地帮助别人,大概有十种1、与人为善2、爱敬存心3、成人之美4、劝人为善5、救人危急6、兴建大利7、舍财作福8、护持正法9、敬重尊长10、爱惜物命。

  其中与人为善,感触比较深。与我家先生相处十几年,受他最大的影响就是与人为善。认识他之前,我看到的别人,大多是怀疑,不信任,带着敌意。觉得别人都是不友善的。

  记得十年前的某天晚上,我们的汽车在路上被人追尾,对方司机是个满身酒味的五十多岁男人和他的妻子,我感觉自己的车无缘无故被人追尾,仗着得理对对方夫妻一通指责抱怨发脾气,而我的先生却是温和的教对方如何打保险公司电话,如何打交警电话等等一些安全注意事项,当时的我是不理解的。在交通事故处理完,对方妻子说“看在你老公的份上,要怎么赔偿我们都会配合,如果是你,我们就不赔你。因为我先生的行为,让后续理赔的事情顺畅许多。我自惭形秽。

  谦德之效。谦虚使人进步。

了凡四训读后感

  一直以来,我都有在思考些问题,我该怎么找到未来继续美好的生活呢?我该如何从当前的沮丧中走出来呢?我该如何摆脱现在的迷惑,相信自己仍有美好的生活,重新找到昂扬的斗志,乐观的生活起来呢?

  读着这本书,似乎帮助我找到了一些答案。

  这本书的开头,净空大师做的解读,上面写着

  “读此书可断人杂念,消除烦恼,增长智慧,进而使人勇猛精进,面目一新,凡欲改造前途命运,获取长久幸福的人们,不可不读此书。”

  这本书多么适合当下的我啊,每天想着许多东西,害怕担心许多东西,心内被这些杂念所累,身心都很疲惫。

  带着开头上面的话,满怀期许的看下去,越看觉得这本书真好,好像就是一位智者在我面前,对我耳提面命、谆谆善诱,告诉我哪里做错了,哪里做的不对了,本着“利他思维”,我既然从这本书中或多或少的学到了一些东西,那么我就应该把我学到的,分享出来,让更多人收益。

  我理解下来,最关键的有几点,下面会一一来说明。

  1、关于佛学

  第一点想写到的,就是关于佛学,这本书是净空大师来注释的,净空大师结合佛学对《了凡四训》做了很细致的剖析。

  我之前对于佛学很不了解,也会犯一般人都会犯的错误,自以为是,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东西就很快急着否定,觉得这东西不以为然,缺乏了对未知东西的敬畏。

  之前我一直觉得,佛学不科学,是对别人来洗脑的,但我通过净空大师的注解,非常皮毛的了解了佛学的基础理论后,甚是惊艳,原来佛学是这么有逻辑的一门哲学。

  我们单位董事长是一名佛教徒,他给我们集团确定了3个一切的企业文化,分别是

  “一切归因于己、一切皆有可能、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之前,我对于这3个一切理解很浅,反正觉得是董事长定的,就嘴上经常提一提嘛,看过这本书后,确实有了比较深入的理解。

  佛家讲“莫向外求,向心而求”。外部的条件,任你怎么苦苦求索,是不会发生变化的,这一切都是定数,而唯一的不定数就是你自己的内心,你之所以是你,你之所以现在的你,是因为你的内心是现在这个样子的,你改变了你的内心,你就成为了另一个自己,那你就变化了,那一切就都变化了。

  这真的太对了。

  当我们习惯性悔恨于过往、习惯性抱怨于现在、习惯性忧虑于未来,我们要思考一下,既然一切已发生、当下、未发生的,都是外部环境,都无法被改变,那我们为何还要挣扎于其中呢,我们就立即改变自己的内心不可以嘛,我们就改变我们能改变的不可以嘛。

  大家可以尝试一下“向心而求,有求必应!”,可能您的生活真的会有改观。

  2、关于命运

  《了凡四训》对于命运做了很好的论述,其中,净空大师又用我们现代人能明白的语言论述了下。

  命运是可以被改变的,你现在的命运,是因为你过去的因造就的,你未来的命运是会被你现在的因来改造的。

  所以,少作孽,多行好事,多种善因,才能多结善果。

  因果循环,这个是逃不出的定论,我们必须清晰的认识到这一点,不能看到坏人不受恶报,好人没有善报,而对因果失去敬畏,不去种善因,这都是错误的,你看到的只是你看到的,因果规律是宇宙的定论。

  所以,古人云“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这句话是真的对,不管如何,就是多做好事,时间长了,会有变化的。

  3、关于利他

  《了凡四训》和佛学都有一个明确的观点,那就是“利他”就是“利己”,你利他了,一定都会利己的。

  这个观点已被无数事例证明了,这里我就不列举具体的事例了。

  那我们普通人怎么来“利他”呢?我看了书后,书中主要提到了3个方面。

  「法布施」就是传播智慧,传播正确的知识、道理和见解,你知道的道理,对的,正确的,你应该告诉别人,像孔孟之道、老子庄子等,他们把自己的见闻知识无偿的对外宣讲,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这就是在做好事啊,这就是在影响别人啊,劝人向善,劝人进步啊。

  我一直在各个平台上,书写文章,自己思考的,想的,尽可能对的,都全部写出来,不遮不掩,希望读到人都能进步,我理解这也是一种在我现有能力下的「法布施」吧。

  我会持续做下去,尽可能对的观点、知识和见解,都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财布施」就是广播善财,尽自己能力用财务去做好事,这点上面我做的不好,不给自己找借口,归因于己,自己要多赚钱,多控制好自己的花费和欲望,后面能够有好的「财布施」的机会。

  「无畏布施」就是传播勇气,你去激发别人,给别人力量,给别人勇气,让别人无畏勇敢起来,在你的鼓励和加油下,能够无畏的生活下去,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这真的能做到,那成就很大,你给予别人改变自己、改变生活的勇气,这太厉害了。

  那「无畏布施」怎么做到呢?你自己得先是个极其勇敢、极其正面、极其乐观的人,只有充满勇气、充满正气、充满乐观的人才能有余力把勇气、正气和乐观分享给别人。

  反思自己,我现在不是这样的人,我还常常抱怨、常常自怨自艾、常常沉浸在过往的痛苦中、常常沉浸在当下的业障困扰中,浑身充满了负能量,我这样怎么能去鼓励别人呢,现在的我怎么能有资格去激励别人呢,所以,我要马上改观,从内心去改观,期待那个正面、无畏、勇敢的少年能够尽快回来。

  下,《了凡四训》是值得反复翻阅的书籍,希望大家都能去看看,人生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经历各种各样的迷茫,沉浸各种各样的困惑,当你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时候,不知道未来怎么办的时候,请读一读这本书。(田大旺)

了凡四训观后感

  最近看《了凡四训》几点感悟

  一、惠不在大,赴人之急可也。

  这句话出自明朝的著名学者崔子。了凡先生借用此语来劝诫自己的儿子做好事不在数量的多与少,而在于是否能救人危急。——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毋以善小而不为,善不在于大和小,不能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

  二、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

  “福田”即人生的各种福份。古人说“少年积福,中年修福,晚年享福”。积福在哪里积呢?在一片福田里积。修福又在哪里修呢?“不离方寸”即从心里开始修。这里的“方寸”即真诚心、恭敬心。“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是说修福如果能从真诚、恭敬之心处起修,想办成什么事就能办成什么事,这就是儒家所谓的“修身为本”。做善事要有真诚心,不是一点小事就一直挂嘴边,说帮助了谁谁谁,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做了善事而不张扬的人才是真正做了善事,才是有福报。

  三、过去种种,譬如昨日死,将来种种,譬如今日生。

  从前的往事再多,到今天为止就全部无关了以后的事情,不管发生什么,从今天开始就当重头来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要做不争之德!

  四、虚心屈己,受福之基。彼气盈者,必非远器,纵发亦无受用。

  要虚心,自己肯迁就不骄傲,使得天地鬼神,时时哀怜我,才可以有福的根基,那些满怀傲气的人,一定不是远大的器量,就算能发达,也不会长久地享受福报。福报是靠我们不断的修行修心得来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我们要懂得积善延昌!

  五、凡称祸福自己求之者,乃圣贤之言;若谓祸福惟天所命,则世俗之论矣。

  凡称祸福是由自己求得的,就是圣贤的语言;凡说祸福都是由上天注定的,则是世俗的论调而已。

  六、吾辈处末世,勿以己之长而盖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收敛才智,若无若虚。

  我们生在这个人心风俗败坏,末世的时代,做人很不容易;,旁人有不如我的地方,不可以把自己的长处,去盖过旁人,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都其优点,我们要学会取长补短,要做到老子说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