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河》读后感字

初中作文 2023-01-14 15:34中考作文www.ettschool.cn

《梁家河》读后感800字

  最近,我读了《梁家河》一书,对总书记插队岁月有了了解,我认为总书记知青岁月处处体现着“埋身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的豪情壮志。从最开始的北京知青到地地道道的农村娃再到大队支书;从最开始拿没有妇女高的工分到拿到壮劳力的工分再到熟练掌握农活技巧;从最开始一口普通话到学说陕北话再到一口标准的延川方言。总书记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怎样深入群众,践行着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精神。作为一名刚从大学毕业考到乡镇的基层公务员,我更要学习总书记插队的事迹,时刻勉励自己。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从“树高千尺忘不了根”“窑洞里长满了故事”“一声声喊我小名”和“我们走在阳光路上”四个部分中,我读到了天降大任于斯人前的痛苦与磨难、奋斗与拼搏、智慧与担当,更找寻到了作为一名知识青年、一名公务员的职责之所在、使命之所往。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青年干部就是新时代的新知青,我辈要接好历史的“接力棒”,在自己的基层岗位去施展抱负、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

  1955年毛泽东提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特殊的时代背景造就了这群特殊的存在,为了缓解就业压力,他们的选择不仅仅是一种无奈,更多自主作出这种选择的人体现的是一种无私奉献、一种为民情怀。这点,是我们这些公职人员特别需要学习的。

  读《梁家河》,要学总书记“大人不华,君子务实”的踏实肯干。总书记任梁家河书记短短一年时间里,村里人不仅能吃饱穿暖,还可以用沼气做饭,有灌溉井,有铁业社,有缝纫社,有磨坊……原来一到青黄不接就要饭的贫困村庄,现在变得红红火火。在农村工作中,要立足实际,脚踏实地的干事,真正了解群众所需所求,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一名青年干部,我们要以总书记为榜样,尤其是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积极深入群众,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刻苦工作,在平凡岗位上,发挥出不平凡的作用。(张沐天)

梁家河读书笔记

  这本书我最早接触接触是在大学期间在办公室值班的时候,党支部就让我们在闲暇时阅读学习的一本书。记得当时每次读完都会在本上记下自己的心得。4月份党支部组织我们线上阅读《梁家河》这本书,好书要多读。可见这本书对于我们的成长、学习是多么的重要。

  《梁家河》一书讲述了习总书记在梁家河近7年时间与当地群众同甘共苦、水乳交融的生活工作事迹。是一本情真意切、坚定信念、催人奋进的好书。此书蕴含着习近平总书记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头苦干的作风、务实担当的品格和服务人民的情怀,是我们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教材,是一本涤荡灵魂、砥砺品行、提升境界、启迪人生的经典著作。书封面上就写了习主席这样一句话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作为一个人民的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而一直到今天,总书记都向我们展示了不忘初心这几个字的意义。这本书从不同人的不同角度去写实,向我们塑造了总书记的鲜明形象和独特魅力的,也展示了梁家河精神人民情怀,党性信仰,知识品格,吃苦奉献,责任担当,自强不息。

  “知识青年”是习近平同志和那一代到农村插队落户的青年人的标签,他们用自己的知识改变着那些落后的习俗、思想。传播着知识和文化。书中曾写到习近平同志喜欢读书,他刚到的时候拿着一个大箱子,里面全是书。他在梁家河工作7年的故事,每一段都真实动人,每一句话都朴实无华。他用尽一切身体力行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用心为百姓办实事,为了帮助村民过上更好的生活,他“绞尽脑汁”提出了很多想法。为了真正意义上解决村民的难题和困扰,他想尽一切办法,和村民们日渐水乳交融。在艰苦的环境下,在接受了很多锻炼和磨砺后,向他所信仰的组织递交入团和入党申请时,却并没有顺利地被接收。他先后向组织提交了8份入团申请和10份入党申请,在他的不懈努力和坚持下,终于如愿。

  看到这些的时候我就会看到我与总书记之间的差距,但我知道以其为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未来的路上不断学习、努力,不断的完善自己。时刻谨记着梁家河精神--坚定信念、矢志不渝、坚持初心、心中有民,就像我们递交入党申请书时所写,为人民服务。(赵雨欣)

梁家河学习心得体会

  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梁家河》

  这个季度在学生党支部的组织下,我们共读了记述习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的纪实文学《梁家河》,感悟良多。

  整本书是以纪实的形式向我阐述了在梁家河这个偏僻小村庄中的一段段感人的故事。城市与乡村、平原与山区、繁华与贫困、开放与封闭……就是在这一个个的鲜明反差中讲述了习近平同志在艰苦知青岁月中的自强不息和对当地群众们的深厚感情。从最开始的不适应到主动融入群众,他真正地做到了走进群众中去,“和群众心贴着心”。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通过网络上的照片我能很轻易地感受到梁家河的今昔对比,这不正反映了我们的中国力量?正是国家的富强才造就了这份改变!

  作为时代新青年,作为党的接班人,作为学生,我又怎么不在自己的“梁家河”中呢?面对艰难险阻,我们该如何做?面对失败和挑战,我又该何去何从?知难而上,不忘初心,负重前行,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永不言弃,只有落实到行动上去才能不辜负主席对我们的教导。

  ,我们要有定力。在梁家河这样曾经的偏远山村一待便是七年,年轻的习总书记在这七年中到底遭受了多少挫折、面临过多少困难、承受过多大压力?我们都不得而知,他在书中所表现出的那份百折不挠,那份自强不息令我动容。从城市中来的他亲自带领着乡亲们打坝造田、修沼气池、建铁业社、发展生产,这是何等坚定的理想信念。我们也应该在学校的带领下做好学校基层的建设工作,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永不言弃。

  ,我们要不忘初心。习总书记说过“陕西是我的根,延安是我的魂”。在习总书记最困苦的时候,是延安接纳了他,也是延安培育了他的很多基本观点和基本特点。而梁家河正是让习近平总书记锤炼升华的那片热土。上海商学院也是在我面对未来迷茫时接纳了我,让我在学校锻炼成长,汲取知识逐渐成长。我要懂得感恩。厚德载物,经世济民!这便是我所要坚持的初心。

  要加强学习。“精雕细琢方为器,千锤百炼始成钢”。习总书记哪怕在如此艰苦的插队生活中也坚持学习,我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学习呢?也正是习总书记的这份执着的精神才能铸就他现在的高度。他的思想和品质,也在梁家河这个地方得到了锤炼与升华。我们新青年就更应该把握此刻人生的黄金时期,把握好在学校的每一份机会。不断学习,不断蜕变,不断将自己改变成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将个人经验和学校所传授的知识完美结合,学无止境,厚积薄发!

  读完《梁家河》,我的内心是感慨万分,久久难以平静。作为时代新青年,我们一定要向习总书记学习,虽然我们可能无法体会到像习总书记那样的艰苦的环境,我们仍然可以像习总书记那样坚定理想,磨练技艺,增长才干,锤炼作风,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金汪义)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