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百年孤独》读后感字

初中作文 2023-01-14 15:34中考作文www.ettschool.cn

名著《百年孤独》读后感800字

  《百年孤独》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孤独的故事,布恩地亚家族从极富创造性的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到那个长着猪尾巴一出生就被一群蚂蚁吃掉的男孩一共七代,马孔多从兴起、发展、鼎盛到被一阵突如其来的飓风卷走,不过短短百年。在这百年里,布恩迪亚几代人之中,有手艺灵巧的、有求知旺盛的、有聪明机灵的、有勇敢坚强的、有吃苦耐劳的、有光彩照人的……可是不管是怎样的人,布恩迪亚就像是被上帝诅咒的家族,每个人都忍受着孤独的啃噬又在用着自己独特的方式抵抗着孤独直到死亡降临。发动起义也好,醉心工作也好,沉迷情欲也好,纵情吃喝也好……这里面包含了人类可以想象出来抵抗孤独的一切办法。

  我一直觉得孤独是一个极富浪漫色彩的词。第一代何塞是个极富创造性并且有着长远眼光的人,在现代看来也许他所作的事所说的话并不算什么,在那个被隐没在宽大沼泽地中故步自封的马孔多,把他叫做天才也不为过。他从吉普赛人那里看到磁铁,便想用他来开采金子;从看到放大镜可以聚焦太阳光,便试图研制出一种威力无比的武器;从吉普赛人那里得到航海用的观像仪和六分仪,便实验认识到“地球是圆的,像橙子”。也许何塞真是个天才,天才总是与疯狂孤独相伴的,他的一生都走在好奇吉普赛人所带来的新奇事物便开始他孤独而又折腾的探索路上,直至精神失常,被家人绑在一棵大树上,几十年后孤零零地死去。

  何塞是个虚构的人物,谁又能说现实中没有这样的人呢?

  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是一位神经质且囿于孤独的艺术家,在他短暂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震撼人心的杰作,但又是苦难相伴的。他的一生只卖出过一幅画,始终“在绘画中与自己苦斗”,穷困潦倒,病痛缠身。早年因为表达内心的悲痛,曾隔断了自己的耳朵,1890年7月29日在法国瓦兹河畔因困扰其多年的精神病发作而自杀身亡。梵高的一生是与孤独相伴的,这样卓绝的画家,这样让人心酸的结局,大概也只能叹一声“天才总是孤独的”。

  也许马尔克斯在写作《百年孤独》时并不是想要表达这个主题,但我总是在看到孤独时不由自主地想到天才,或许无孤独不浪漫吧,在我眼里天才总是最疼痛的浪漫。(张凯伦)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1000字

  对于加西亚马尔克斯的这本《百年孤独》,我一直以为会是一部大部头,看完了之后发现这本书的节奏其实非常地快,马不停蹄的,就已经将一个家族百年间好几代人的故事展现在了读者的眼前。


  有人说这部作品与《红楼梦》有相似之处,我也觉察了个一二。


  从整个小说的结构上来说,《百年孤独》借由羊皮卷的密文详细地记录了整个布恩迪亚家族从建立到衰败的整个过程,这与《红楼梦》里空空道人从石头上抄录下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虽然两部作品在叙述的顺序在颠倒了一下,我们不妨也可以将其再颠倒回来,那么《百年孤独》的开头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子写道多年以后,一位吉普赛人路过马孔多时,无意间发现了几卷掩藏于破壁残垣下的羊皮卷,他轻轻的拾起来,上面的各种文字依然字迹清晰,他一卷接一卷地读下去,一个庞大的布恩迪亚家族的兴亡史展现在了眼前。他将故事抄录并传之与世,告知世人多年以前在这个叫马孔多的地方,曾经有过这样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第二点是两部作品里都传达出宿命论的意味。《红楼梦》中第五回贾宝玉在太虚幻境里的所见所闻,便是整个家族里所有人(女子)的命运归宿,只是贾宝玉也像布恩迪亚家族的每一代成员一样,一开始都没有参透其中的奥秘。《百年孤独》里吉卜赛人梅尔吉亚德斯所留下的羊皮卷就像是贾宝玉在太虚幻境里所看到的那些命运的谶语。家族的密码早已写就,命运的齿轮一旦开始转动,一切便都按着早已安排好剧本的进行上演。而这直到了一刻,家族败落得只剩下奥雷利亚诺·布恩迪亚一个人的时候,命运的安排者才将这一切冷酷的现实抛在他的面前。


  这两部作品肯定还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两部都是描写家族的兴衰史,都是写尽世间百态,人情冷暖。《百年孤独》我也只看了第一遍,《红楼梦》虽然了解的会要多一些,但远远不够。不过这两部都是值得反复品读的经典之作。


  我在看《百年孤独》的时候,越是到后面越是感到孤寂,感到命运的悲凉。小说里描写的每一个人的生命轨迹,晚年的孤独,死亡时的画面,都不由的引起人的深切同情。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个曾热衷于发动战争,不停地在小作坊里反复制作融化小金鱼的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他死的时候是这样描写的他像只小鸡一样把头缩在双肩里,额头抵上树干便一动不动了。家里人毫无察觉,直到第二天上午十一点桑塔索菲亚·德拉·彼达去后院倒垃圾,忽然发现秃鹫正纷纷从天而降。上校的一生,追溯起来,我发现并没有值得的事情,他的战争,他的小金鱼,他的那些儿子们,都好像不过是为了消耗其一生漫长的时间。没有人真正了解过他,就好像他不了解别人也不关心这个家族的命运。


  要说这个家族里最勤勉的人,无疑是乌尔苏拉。她的一生可真是全部都贡献给了这个家族,为这个家族的存续操劳了一辈子,甚至到了她失明的时候都还在为这个家族考虑。“我不行了,”她对奥雷里亚诺说,“我这把老骨头管不了这么大一个家了。”看到这里,这个家族唯一的支柱倒了,往后就再也没有人可以让这个家族兴荣起来。乌尔苏拉是让人敬佩的,我可以说也是最让人同情的,她的离开也是一种最大的解脱,从此再不必操劳,再没有家族后辈将其当成玩具来玩耍,再不必忍受阴暗,蚂蚁,水蛭的侵蚀。


  《红楼梦》里有句话“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我在看《百年孤独》的时候也想到了这句。或许人生本来就是亦幻亦真,所以也会有人说不必在意《百年孤独》里所描写的许许多多的奇幻事件,我想这本书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对于人生命题的思考,我们何去何从,是否也有类似的宿命早已将我们的一生下了定本。

百年孤独读后感1000字

  不知不觉已经是今年的一天,刚好昨天看完这本大作,作为今年的收尾书吧。

  这本书是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于1967年写就的作品,助力他在1982年获得诺贝尔奖。他成为了哥伦比亚历史上的第一个伟人。

  当初他写这本书的时候连一次性寄出书稿的邮费都拿不出来,于是只好分做两次寄。从此以后,他开创了一种独特的写作风格--‘‘魔幻现实主义‘‘。这种写作风格后来影响了很多作家,比如陈忠实的[白鹿原],贾平凹的[废都],余华的[活着]。有趣的是那时候他们看的都是‘‘盗版‘‘的书,虽然翻译也挺好。马尔克斯对他在中国流行了十多年的盗版书感到生气,就说只要他活着,‘‘百年孤独‘‘永远不会在中国出版,不过在南海出版一再保证这本书的质量和打击盗版之后,马尔克斯才心软了,于是现在我们得以看到他的所有的作品。我刚好买下的是2011年的第一版。

  在这部作品中,马尔克斯虚构创造了一个叫做马孔多的小镇,从建立到百年后的灭亡,把拉美大陆鲜血淋淋的历史浓缩进了这部小说之中,拓荒者何塞阿尔卡蒂奥翻山越岭寻找伟大的发明。和乌尔苏拉结婚后这个家族贯穿了这个小镇的历史。如吉普赛人把文明带入了这个偏僻之地;外国垄断资本家入侵这个盛产香蕉的镇子,剥削了种植户;本国的独裁政权勾结帝国主义屠杀了大量工人,他们的尸体装满了整整一个本来应该装满香蕉的火车。其中乌尔苏拉这个家族里的男人无一例外的卷入了一个‘‘死循环‘‘,就是不断发动起义带领群众进行流血革命斗争,但发动的32次起义全都以失败告终。他们家的女人也很奇幻,其中一位好像叫梅迪赛斯,从小到大一直在家中裸奔,她不明白为什么要穿衣服,乌尔苏拉只要有人来都会把她藏起来。更奇特的是梅迪赛斯身上竟然会发出一种吸引男人的气味,而且追求她的男人都会很惨。一次她在洗澡,就引来了男人观看,然后墙倒塌把他们压死了。直到有天乌尔苏拉晒毯子的时候,发现梅迪赛斯莫名其妙升天了。

  他们家族的一个男人奥雷里亚诺,他和阿玛兰妲相爱,两人不知不觉重新过上了原始人亚当夏娃般的孤立生活,生下了这个家族有史以来第一个出自于爱情的结晶。这男孩长着猪尾巴,而且她因为难产死了。第二天早上,这个婴儿莫名其妙消失,他以为这是错觉,以为阿玛兰妲会回来。

  奥雷里亚诺悲痛之中开始钻研家族一个公认的疯子留下的羊皮卷,上面大堆密码符号被他破解了。上面写满了这个家族的历史和未来,原来他娶的是自己的亲姑姑。提要在尘世时空中完美呈现他们家族的第一个人被捆在树上,一个人会被蚂蚁吞噬。

  没多久这个小镇真的被飓风和蚂蚁摧毁了。文中一句话是‘‘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

  这也是否定之否定,象征着新的,团结的,朝气蓬勃的拉丁美洲必将出现。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