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简史》 读后感字

初中作文 2023-01-14 15:34中考作文www.ettschool.cn

《人类简史》 读后感800字

  《人类简史》是尤瓦尔·赫拉利所著的一本,概括人类自石器时代到现代社会演化历史的著作。书中将人类社会的演化进程分为认知革命,农业革命以及工业革命。很难想象,在如今堪称星球霸主的人类,最开始只是一群可怜虫。他们体格不够强壮,爪牙不够锋利,只能靠着自己的微末智慧繁衍生息。在古老的大出路,懂得利用工具,懂得用火,懂得采集和耕种,弥补了肉体的不足,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在各个大陆上站稳脚跟,开始了认知革命。

  我们用虚幻的规则,制定共同的目标,进行群体的协作以此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渐渐的,生活越来越好,虚幻的规则,成为了法则,汉谟拉比法典成为古巴比伦人的合作手册,社会开始分层,自诩高贵的贵族开始向自己的族人施暴,男性将女性变为自己的附庸和财物.为了维持想象建构出的秩序,暴力和胁迫被掺入,君权,神权出现,压榨,剥削,人类对自己的同胞终于扬起了刀。人类,在自己的想象中画地为牢。

  身为人类,作为群居生物,我们不可能脱离想象的秩序,每一次我们自以为自己打破了囚笼,其实只是到了另一间更大的监狱,把活动范围稍加扩大罢了。生活的富足,导致了信用的出现,信用这种金钱概念,代表只存在于想象中的未来,可以让我们预支未来,打造现在。这一概念极大的扩大了人类经济发展的步伐,曾以为一成不变的大饼,随着未知的探索和经济的繁荣,变得越来越大,也极大的反哺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人类终于,在自己想象的秩序中,筑起了通天的巴比伦塔,尽管随之也带来了经济萧条、通货膨胀、金融危机等问题,不可否认的是,真理属于人类,而谬误只属于时代。问题总会得到解决,人类也终究会向前发展。

  七万年前,我们智人只是非洲大陆上的一种微不足道的生物,区区几千年,我们清除了尼安德特人,横扫了地球上的所有猛兽毒虫,并扎根繁衍,在各自的聚居地发展出灿烂的文明,时至今日,智人已成这个星球的主人、生态系统的梦魇,拥有对各种生灵生杀予夺的权力。

  人类似乎已经成功找到了登天的梯,神位也已触手可及。不想矫情的为其他物种喊冤或者怎样,身为人类的我,也没有资格为他们发声,毕竟对我而言,对人类而言,这是最好的时代。

人类简史读后感1000字

  世界不是苟且,世界是远方,行万里路才能回到内心深处;未来不是岁数,未来是礼物,读万卷书才看的清皓月繁星。今年刚刚结束高考的我,很高兴能加入本校,成为天外的一员。老师及学长们为我们定制的书单令我大开眼界,更是让我对大学的生活充满了向往。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浩如烟海的书籍不可能一次全读完、说完,我愿意将我最喜爱、感受最深的书与大家分享,分享知识,分享乐趣。

  “读史使人明智。”英国作家培根的这句话在几百年后看起来依然是铿锵有力。恰好,学校为我们推荐的这份书单中有不少和历史有关的书。《人类简史》就是我最喜欢的之一。虽然它是一本“网红书”,但它并不像网红一样,华而不实。它颠覆了我们从前对历史的认识高中的历史,无非是王侯将相,英雄与人民;无非是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一系列人类文明的标志。但这位以色列学者的著作却令人耳目一新。作者在书中,用自问自答的方式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历史远古时代的人类与其他生物相比并不占优势,可为什么人类成为了地球的主宰?与原始社会相比的自由,农业社会的禁锢是社会的退步还是进步?到底是人类驯化了各种动植物还是动植物驯化了我们?很多问题作者也没有准确的答案,但作者意在告诉我们,人类经过数万年的斗争,爬上了地球的食物链顶端,来之不易;人类强大的,不要被自大,被贪婪吞噬。“拥有神的能力,不负责任、贪得无厌,而且连想要什么都不知道,天下危险,恐怕莫此为甚。”

  《人类简史》既是一本严谨的学术作品,也是一本生动有趣的科普读物。书中很多细节读来增长知识的,也让人耳目一新。比如,如今象征女性阴柔之美的丝袜、高跟鞋,曾经却是男人们的专属;现代战争与古代战争相比,虽然手段更为残酷,对平民,对人类的整体伤害却在下降......有的时候,我们总听到老人们说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等等,可如果真的是世风日下,社会一直在开倒车的话,那我们岂不是早早的就回到树上去了吗?人类以谈判代替了战争,武器从板砖换成了金砖;人类从古典时代的无知、自大,变成了如今的理性、科学、谨慎;从出身的不平等到财产的不平等......诸如此类,我们一直在进步。努力的活完短暂的一生,把成果留给子孙后代继承,人类就是如此反反复复,不断成长。我们从非洲的草原走向全世界,我们战胜了其他生物,战胜了海洋、疾病、饥饿、贫困......这不是结束,这是刚刚开始。人类永远在进步,从未止步不前。

  《人类简史》中不仅为我们展示了历史,也为我们揭示了未来。近几年一个最被大家所关注的话题——人工智能,成为作者重点讨论的话题之一。就像从前一样,人工智能也不过是一次工业革命;与从前不同的是,人类开始扮演“上帝”的角色,能够创造世间万物,甚至能够改造自己。人类对这一即将到来的变化有的只是兴奋和喜悦,却忘记了这种能力会将自己不知不觉带向毁灭。“我们依然是我们,我们不再是我们。”人类既然已经做了上帝,就不要在自己创造的世界里迷失了方向,迷失了自我。我们到底想要什么?我们到底想变成什么?这也许才是我们考虑的方向。

  读完了严谨深刻的学术作品,也可以读读轻松愉悦的漫画。《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就是这样一部书。正所谓寓教于乐,这书就像评书一样,数千年的风云变幻,兴亡过手,都展现在这一幅幅的漫画中。秦始皇、刘邦、项羽、汉武帝.......一个个的历史人物以一种新的姿态展示在我们面前。如果说《人类简史》是给专业的学历史的人读的,那么这本书则是老少咸宜。

  历史不是镜子,历史是精子,牺牲亿万才有一个活到今天。古今多少事,皆是过眼云烟,不可能一概得知;我们能做的,就是多读书,多学习。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一个没有历史的民族是可悲的,而作为个体的我们,更有必要多读史。也许不同的人会对历史有不同的感受,但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需要的那部分且弄清楚为什么,对我们都有好处。(张兆莹)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2000字

  2020年春节,我在回家的高铁上,开始阅读慕名许久的一本书——《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书的推荐序中有这样一段话“赫拉利无疑是痛恨‘人类中心主义’的,在他看来,正是这种罪恶的人类中心主义,把具有神一般的能力、本来应该成为宇宙间‘正能量’的智人,变成了一种不负责任、贪得无厌又极具破坏力的怪兽,结果给地球生态带来了一场‘毁灭天地的人类洪水’。他对人类完全无视家禽家畜的感受,用种种变态的养殖方法获取美味的行为提出的几乎声泪俱下的控诉,显然不是故作矫情,而纯粹是出于一种大慈大悲。”彼时,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假如人类都能听从《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作者赫拉利的教诲,尊重自然,也许就不会发生病毒的跨物种传播,也许就能从根本上避免这场灾难。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具体是一本什么书呢?简介中讲到这是一部从10万年前有生命迹象开始到21世纪资本、科技交织的人类发展史。10万年前,我们只是非洲角落一个毫不起眼的族群,对地球的影响力和萤火虫、猩猩或者水母相差无几。为何我们能登上生物链的顶端,最终成为地球的主宰?全书的三大线索理清人类发展脉络,认知革命、农业革命、科技革命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历史。认知革命使得人类成为想象的共同体,农业革命可能是史上最大的骗局,科技革命最终将使人类成为神一样的存在。人类通过讲故事的能力将彼此连接,有效协作,国家、宗教、企业是虚构的现实。这是一部宏大的人类发展史,更见微知著、以小写大,让人类重新审视自己。我们是如何由原始时代的智人,逐渐发展成为现代人类?我们人类之所以能够脱离原来的混沌到如今的智慧,内因的推动可能是一种非自然化的东西,也就是一些虚幻的概念。这些概念是怎么产生的,以及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的,作者在他一步一步的推论中,向我们阐释他的理解。

  01

  智人创造概念,走到食物链顶端

  人类语言最独特的功能,是能够创造并传递一些不存在事物的信息。人类能讲述从来没有看到过的事物,并且讲得栩栩如真。创造概念,传播想象,共同相信,让智人可以集结群体,灵活合作。对比来看,动物只能传达简单的信息,合作仅限于特定的群体关系中。语言和创造出来的概念,比如民族、国家、宗教、信仰、金钱等,使得人类能够大规模的合作,铲除危害人类的物种,从而走到了食物链顶端。复杂语言、八卦能力、虚构故事,这三个互补的理论是认知革命的三个维度,7万年前的认知革命对智人征服世界并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动物来说是最为重要的一步,也是一条分界线,将生物学与历史划分了开来。认知革命之前,智人其实只是一种普通动物,所有发生在智人身上的事都可以很好地用生物模型和理论来解释。从认知革命开始,生物学的模型和解释不再充分,我们还要开始考虑各种故事,建构历史的叙述,才能为智人做过并依旧在做的事作出解释。

  02

  历史在不可逆转中偶然前行

  农业革命,是人类历史的一次重要革命。它使人类能收获更多的食物,养活更多的人,而这也导致更多的人都固定在同一个地方,不停劳作。虽然更多的食物可以养育更多的人,但更多的人需要更多的食物,就需要更加艰辛的劳动。作者赫拉利认为农业革命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未必是一种进步,虽然农业革命让人类的食物总量增加,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能生活得更好。随着人口大量增长,产生了一群“地主”,受地主的压迫,农民的工作比之前时代的采集者更为辛苦,自由可支配的时间更少。农业革命对于当时绝大部分人来说,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桩骗局。按照作者的假设,农业革命并不意味着幸福。那么,人类还能回到采集狩猎时代吗?历史既然选择了某一个方向,这一选择很难说是偶然还是必然,但终究是回不去了。作者举了一个现在生活的例子一个大学毕业生发誓努力工作,争取在35岁的时候就退休。可是,当他真到了35岁,他能放下背负的房贷、车贷,放弃现在的一切,靠到野外采果子挖树根为生吗?显然不能,只能继续努力,辛苦工作。这是因为人类关于生活必需品和生活意义的概念都在变化,原来以为是奢侈品的东西变成了现在生活的必需品。,人类很难彻底回归过去。

  03

  金钱、帝国和宗教是改变人类社会的三大重要因素

  金钱,人类社会物质增长上重要的虚拟概念。刚开始的人类是以物换物,后来随着群体的扩大,贝壳等作为货币开始流行起来,这就是最初钱的概念。贝壳等在不同的区域交换依然很不方便,随着世界贸易的扩大,纸币就顺理成章登上了历史舞台。,一张本来没有价值的纸币,怎么才能让群众信任它?在稳定发展的时代,大家都相信它是可以换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当社会混乱经济低迷的时候,纸币就可能成为一张废纸,因为此时的人们失去了对它使用的信心。

  帝国,人类组织架构和管理上的虚拟概念。帝国统一世界,其原来的宗旨是统治全人类,为人类的福祉而努力。而事实上,古罗马帝国、蒙古帝国等,其最初形成的原因可能基本都是因为抢占自然资源而开始的战争,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众多人类丧命,不少文化消失。

  宗教,人类精神和信仰上的虚拟概念。无论是泛神教、多神论、一神论,相信的都是神灵或者超自然的对象。各种宗教,在人类历史和文化的进程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凡是对于自然现象的不理解,在精神世界的各种困惑,都可以寄托在宗教中,得到暂时的指引和解脱。

  这三个概念都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出来的,是一种虚幻的、本身不存在的概念。它们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且依然存在着。

  04

  人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越来越快乐吗

  今天,人类所享有的物质生活,在过去可能只存在童话里。,我们真的更快乐了吗?快乐的化学成分是什么?快乐是物质还是感觉?快乐又该如何计算?降低自己的期望,就能更快乐吗?如果经济增长和自立自强并不会让人快乐,又何必将资本主义奉如圭臬?最终,生命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这本书,作者看待人类的政治、历史等的辩证思维,启发了我们去思考人类的本质。(操文达)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