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昼短读后感

初中作文 2023-01-14 15:34中考作文www.ettschool.cn

苦昼短读后感

  初读是满腔的狂狷,是诡谲奇幻,是激昂跌宕;再读方品尝到其中的一腔悲愤,一腔不屑,一腔痛心。

  全诗格局极大,包揽天地,囊括宇宙,四海八荒皆在其中,又飞度玄天黄地之外。诗句间处处是神仙异兽,诗人却又驾凌于神仙异兽之上,“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富贵非所愿,与人驻颜光。”李太白不过将神龙灌醉了事,暂得时光停驻,李贺却更加勇悍,斩神龙之足,嚼神龙之肉,一劳永逸,阻昼夜之更替,滞晨昏之变迁。神君太一、若木神龙、公子碧驴,充满神秘与未知的仙人典故加之瑰丽的想象,整首诗便勾勒出奇幻的仙界,诗中便显现出画——必是“得意忘形”的写意画,浓墨重彩,一气呵成,狂气毕露,气势铺天盖地将人罩住。《中国文脉》里说“唐诗对中国人而言,是一种全方位的美学唤醒唤醒内心,唤醒山河,唤醒文化传代,唤醒生存本能。”《苦昼短》唤醒的是一份潇洒,一份天不怕地不怕的孤勇,唤醒人们内心的激昂与澎湃。虽只短短几句却以不可思议的共情力汹涌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潮。

  有趣的是,明明充满瑰丽的想象,明明描述的是青天之上的仙界,明明大量引用了鬼神之典故,诗句想要表达的却是对神仙的质疑,对求仙的不屑,对忘却一切追求长生的睥睨。当时正值宪宗在位,这位皇帝追求长生的欲望完全不亚于秦皇武帝,百姓被忘却,国事被搁置,眼看着泱泱大国被几柄拂尘挥散,李贺自然有不甘,有愤怒,有痛心。万种思绪糅杂,再被美酒一浇,化作这篇诗,当头一棒,驱黄粱美梦。这是另一种大格局,胸怀天下,悲悯世人。纵他的眼是冷的,对待时间生命理智得过分;他的话是冰的,语气狂妄不羁,出口便是讥刺嘲讽;但他的心却是火热的,那里挤着天下百姓苍生黎明。

  他叹苦昼之短是为提醒当权者,更是为提醒世人,韶华易逝,流年抛人,莫虚度光阴。他要做那盏照破仙雾的灯,斩开仙雾的剑,让迷失在其中的人好好看看这现实的世间。

  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剩下的是一首首隽永的诗歌,永远闪耀着星辉;诗歌中熠熠的理想与智慧,凝结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助力着人类历史滚滚向前,助力着中国文化五岳向上,助力着民族意志投奔热腾腾的太阳,永恒闪耀。(张紫譞)

《苦昼短》原文-《苦昼短》翻译

  《苦昼短》原文

  唐代李贺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

  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食熊则肥,食蛙则瘦。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

  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

  吾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

  何为服黄金、吞白玉?

  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碧驴?

  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



  《苦昼短》翻译

  飞逝的时光,请您喝下这杯酒。

  我不知道苍天有多高,大地有多厚。

  只看到寒暑更迭日月运行,消磨着人的年寿。

  吃熊掌就胖,吃蛙腿就瘦。

  神君可在何处,太一哪里真有?

  天的东方生有神树,下置神龙衔烛环游。

  我要斩断神龙的足,咀嚼神龙的肉,使它白天不能巡回,夜晚不能潜伏。

  自然使老者永不死,少年不再哀哭。

  何必吞黄金,食白玉?

  有谁见过任公子,升入云天骑碧驴?

  刘彻的茂陵埋葬着残余的枯骨,嬴政的棺车白费了掩臭的鲍鱼。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