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400字
【第1篇】
对于明朝灭亡,起初我很不理解。因为从兵力上看,清兵只有二十几万,李自成军队有一百多万,但明朝却拥有二百多万大军,而且还有关宁铁骑、秦兵和天雄兵这样厉害的兵种。后来我一查看地图才发现,自从皇太极占领辽东一带后,明朝的很多地方已经失守了。
如果朱棣(明太祖朱元璋的四儿子)不迁都到北京,还待在南京的话,明朝也没戏。因为当时的河南正闹灾荒,李自成在那招了十三万兵马,这给明朝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再看兵种,皇太极的骑兵跟明朝最厉害的关宁铁骑实力相差无几。李自成的兵种虽然不厉害,崇祯时,收税太多,导致很多人都加入了李自成的军队。
后来明朝的二百五十万大军败退,在南京建都。(李自成在跟清军斗,当时没顾得上南明)。小福王做了皇帝,统治南明。这位小福王,其实就是福王的儿子,而福王就是万厉的儿子,为郑贵妇所生,万厉极为宠爱福王,但由于他不是太子,就封他个福王的称号。福王特别爱吃,都有三百多斤了,他还是个守财奴。这位小福王跟他爸爸差不多,都十分昏庸。所以左良玉不干了,这么烂的主,他可不想跟着卖命。于是左良玉举起了造反的大旗。
再说皇太极灭了李自成后,军队实力更加强大,在皇太极和左良玉的攻击下,南明最终灭亡。从朱元璋1368年建立大明起到1683年南明灭亡,共计三百一十五年。
【第2 篇】
我是一个很爱看书的人,可以自豪地说我看过的书绝对可以填满半个房间。说到要写读后感,脑海里出现的第一本书是《明朝那些事儿》。
这本书并没有华丽的语言,连插图都没有,可我依旧被这本书给吸引住了。正是那朴实无华的文字,将我带进了明朝,似乎穿越到了那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在《明朝那些事儿》中我比较喜欢在第四部中出现的人物徐阶。第四部上接第三部从“嘉靖即位”、“仪礼之争”开始。嘉靖借“仪礼之争”清除了一批前朝忠臣,总揽大权,但此后他的生活日渐腐化,一心想得道成仙,将国家大事抛之于脑后,从而令奸臣严嵩有机可乘,趁机把持大权,谗佞专权、欺上压下、结党营私,导致明朝国库亏空。
徐阶的老师夏言不计前嫌提拔他,这让徐阶对夏言敬佩不已。当时夏言与严嵩在朝堂上分庭抗礼,心胸狭隘的严嵩趁机设计陷害,导致夏言锒铛入狱。徐阶无能为力,最终默默看着自己的老师人头落地。许多无辜之人也被严嵩陷害。由于严嵩的贪婪暴政,很多老百姓们被迫流落街头活活饿死。徐阶敢怒不敢言,十多年来卧薪尝胆,卑躬屈膝,他的隐忍,令严嵩放松了警惕,最终他打败了严嵩。正如作者当年明月所说的一样“正义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旷课!”在我看来,徐阶比他那流传千古,发明了一条鞭法的学生张居正更令人敬佩。
“历史原本很精彩,历史也可以写的很好看!”我想大概这才是作者写这本书的初衷吧,让我们回到六百多年前的天空下,开始明朝之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