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作文
回乡
这周星期六,我们一起去老家陇县,看到陇县的巨大变化,我的心里也是非常高兴的。
750,我和爸爸坐上了火车,在火车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景色,住在旁边围绕着我们,我们还可以看到清脆的湖,看着看着火车就到站了,我们下了火车,去迎接二姨和表弟表哥,然后我们一起到了他们的菜园,菜园也不是很大,可是里面种的蔬菜各式各样,有花椒,豆角,还有蒲公英
果园里有许多葡萄,我偷偷的吃了几颗,哇塞!真好吃。
然后我们集体去看了二姨家里,一切都是崭新的,连衣柜都是崭新的,我们集体去了龙门洞,到了一棵大松树前,弟弟不小心被松果砸中,他嘴里还嘟囔着,真好,又可以吃松子了,上面玩够了,我们跑到了下面,下面有条河,非常清澈,几乎都能看到底下的石头,这时,我无中发现了一条鱼,准备去逮他,可惜那鱼太狡猾,泼了我一脸水,弟弟拿着木棍一插死那条鱼,可弟弟没插到,栽了下去,上来的时候满身湿漉漉的,我们都没忍住,笑出了声,只有弟弟和我们截然不同,他在那冻的发抖,然后我们跑了一会儿,弟弟也不是那么冷了,可是他又忘了河水的冷度,又不小心栽到河里面去了,这次他可没有冻的只打哆嗦,而是跟我们一起笑了起来。
多么愉快的回乡记啊,在这短短的一天内,我也发现家乡的变化非常巨大,明年我还会来调查家乡。
回乡偶记
清晨的阳光洒露下来,穿过一家又一家的窗户,照耀到还在睡梦中的人们。往常还在睡觉的我,今天早已经带着一个行李箱在电梯等候。今天我们就要启程前往久别的故乡。
经过一番波折,我们终于到达高铁站。往窗外望去,栋栋楼房映入眼帘,蓝蓝的天空不带任何一朵云的干净,却是主角完美的背景色。高铁开始启动了,楼房离我们远去,我们也离广州慢慢远去。在路上,我们看到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看着汽车驰骋飞态,我们穿过一座又一座山,电线杆连成的线不停的变化,它们如五线谱,时而低沉时而高昂,奏响着美妙的音乐。突然,电线杆没了,天空没了。在眼前的是一座座高大的山,绿油油的树木,似是不满别人抢走了它们的舞台。表演尽了,便是后面精彩的人物登场。
入目便是一点红,再一看便是红色的大标牌,在阳光的照耀下光彩夺目,紧紧抓着我的心不放,一秒,两秒,我愣住了,我使劲拍打着我旁边的人,另一只手指着窗户外。看,我们学校。我拍着窗户,目不转睛地盯着那块标牌。盯了一会,随后拿手机对着就是一道乱拍。看着手机里的照片,久久都不能释怀。列车飞逝,学校也离我越来越远,就如散学那一天也看着学校越来越远。
景色太过迷人,我渐渐被迷了眼,靠着窗户睡着了。迷迷糊糊的醒来时,太阳依旧闪耀,天空依旧完美,绿油油的稻田无不闪亮,不等我欣赏完这景色,列车就到站了。不是时间太过飞逝,而是如今科技太过发达。往常七八个小时的车程,现如今缩短至两个小时。一下车,突如其来的却不是那一阵阵闷热,而是温文尔雅的清风。他带着树木的清香,带着溪河的清润,带着那一道道欢声,迎接我们归来。出了高铁站,天空飘着一丝丝绒毛,为我们洗涤,如此的接风宴我们无不欢喜。望着车窗外那一山谷的油菜花,处处炫耀着她的美丽。暗笑道真是一点也没变,还是那样漂亮。
故乡的风是那样清爽,故乡的土地是那样豪迈,故乡的味道还是那样扑鼻。故乡还是那个故乡,我永远热爱的故乡!
回乡偶书改写
早晨,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阳光照在晶莹的露珠上。一个两鬓斑白的老人牵着一匹和他年级相仿的老马走在乡间泥泞的小路上。
远处的村庄里,人们三三两两地从屋里出来准备去农田里劳作了。鸡、鸭、牛、狗的叫声组成了一支早晨交响曲。老人神情凝重地看着路边一草一木,是那么熟悉又陌生。他拍了拍身旁的老马,说老伙计,你应该也饿了吧,先吃点东西,我们还要赶路呢!终于,他们来到了村口。
村口,水车正在工作着,旁边的大槐树张开了像伞一样的枝叶,老人用手抚摸着槐树,被淡忘的儿时回忆又渐渐地苏醒过来。老人说道我离乡50多年了,你依然是这幅样子,而我是已经老了。说罢,边准备进村。
村旁,一群小孩儿正在玩蹴鞠,当他们见到有个陌生人来了,便一窝蜂地把老人团团围住,七嘴八舌地问道老爷爷,你是从哪里来啊?我们怎么没见过你?老人一听,不由得一笑,用家乡话答道我就是这里人啊!孩童们听,个个目瞪口呆,这时,一个身材魁梧的壮汉来到了老人面前,他仔细地打量了老人几番,忽然抓起了老人的手,顿时热泪盈眶,激动地说贺知章,你还记得我吗?我是你的好伙伴王大牛啊!贺知章起先一头雾水,听了王大牛的话才醒悟过来原来是你啊,我一直都记得你呢!于是,两伙伴紧紧地抱在了一起。
没等贺知章说想要去看看家中怎么样了,王大牛抢先说道小章,我带你去看看你家吧。于是,贺知章和王大牛穿过青石板铺成的小路,来到了家中。泥土堆成的门已经塌倒,贺知章爬过泥堆,弯着腰进了院子里。院子里的荒草已有一人高了,时不时飞出几只觅食的麻雀。贺知章看到了家中已腐烂的窗,想起了小时候曾在这窗边写作业、玩耍,现在已经物是人非了。院中井里的井水依稀倒映出他那张历经沧桑的脸,他不禁趴在井边老泪纵横。
夕阳西下,贺知章住在王大牛家中,在昏黄的油灯下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回乡偶书》。